肖星:在有趣易懂的会计课中探索生命辽阔

2024.01.18

    文字

    胡思凡


    图片设计

    李柳依


    资料提供

    教务处


    编审

    刘蔚如  周襄楠

    张歌明  张莉

    李萍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毕业于清华、成长于清华、执教于清华,一直坚守在园子里的肖星是清华经管学院的“女神老师”,被学生们赞誉“能使完全不懂会计的人听明白会计课”。

低调又温柔,严谨又清晰,理性之美与温婉之气在她身上融合得恰到好处,她的会计课讲授的不止是财经知识,更能深入浅出地分析出背后的商业逻辑和社会行为。在她的课堂上,财务数据不再枯燥、无趣,而是解读企业运营状况的另一种语言,听过她课程的同学无不赞叹精妙、有趣。

而令她最有成就感的,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和学生们一起成长、找到自我价值。

肖星教授

从“把篮子装满”到“把灯点亮”

和很多迷茫的同学一样,肖星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也经历过了一番波折。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课业之余,肖星辅修了经管学院的双学位。本科毕业时,恰逢经管学院成立会计系,从全校各个院系招收研究生,她成为了经管学院“师资班”的一员,后来又成为经管学院的博士生。

直到读博期间接触到了信息经济学,肖星发现“这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探讨人性,分析人的行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影响。而在那些数学公式、原理定律的背后,有着完美的逻辑和深刻的思想”。摆脱迷茫后的肖星常常半夜在校园里边溜达边兴奋地思考问题。夜里的晚风吹过她的长发,园子里的路灯和天空中的星星见证着她的成长。

从机械专业跨到经管专业,多走的一段并不是弯路。机械专业的学习让肖星对很多企业,特别是其工业生产过程有着更深的理解,不同专业知识的运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

读研期间,肖星遇到了两大挑战,一个是在会计事务所实习,另一个是在研二时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开始给本科生上课。

在会计事务所实习期间,肖星接触到的审计工作是查验凭证,冗杂而枯燥。带她的高级审计师引导她从凭证看企业,甚至可以去理解其业务的运行模式,表面枯燥的工作背后有着一定的商业逻辑。这让肖星开始重新看待、思考公司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从而理解了这个行业的运营机制、以及如何去控制风险。

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肖星用一张图表将这些信息呈现出来,从不同维度复盘企业的经营过程,分析出风险点,并且围绕这些风险点提出可以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目前流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这一举措不仅让她在参与第一个项目时就让公司合伙人印象深刻,也为她后来作为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财务知识打下了基础。在师资不甚完备、电脑还没有普及的上世纪90年代,肖星一开始也不知道该如何讲课。肖星所要教授的“财务报表分析”原本是作为会计学课程的最后一章,当时国内还没有学校单独开设过这门课,于是她翻遍了国外的教材,结合许多国内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通过逻辑推理分析解读,开启了一门新的课程。

“财务报表分析”结课时师生合影

曾有一位EMBA学生在创业时经历了公司从辉煌到颓败的过程,在肖星的启发下,他用财务思维进行分析后,尝试了新的业务模式,用10个月的时间扭亏为盈。而后,他用自己的经验帮助行业内更多的小企业摆脱困境。

类似这样的经历让肖星深刻体会到:“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能够让他得到什么,而非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我能给他什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中,肖星一直注意教学相长。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老师教授的目标也不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要启发学生,点亮“智慧的灯”,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应用知识,解决已有的和未来的问题。肖星的“财务报表分析”成为了清华大学精品课,《一本书读懂财报》《肖星的财务思维课》等成为了热门书籍。

点亮智慧的灯  更要点亮生命的灯

2013年,清华大学推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肖星的“财务分析与决策”入选全校首批五门慕课课程之一。

为了面对镜头将专业的财务知识用最易懂的方式讲出来,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肖星反复琢磨、精心准备,边工作边录制视频,几乎每天凌晨2点睡,清晨6点就爬起来继续工作。当时的她还不知道这门线上课程会影响到多少人。直到有一天,她在地铁上被认出,对方是一位无数次尝试自学财务课但失败了的网友,看过肖星的财务课后觉得“不仅不枯燥,而且特别有意思”。一位尼日利亚的学生学习了线上课程后,写信感谢肖星说:“让我接触到了我们国家所没有的教育。”一位清华精仪系的博士生则发现了财务数据背后的“新天地”,于是将所学技术和财务知识结合起来,开发出一个股票价值分析平台,被超过300个专业投资机构采用。

肖星的这门课程在上线一年时间里,有世界201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名学生学习,被果壳网列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开放课程第二名,在B站有超过40万人次的观看。

肖星在工作中

让肖星真正深刻感受到教育的意义的,是一位有视力障碍、无法走路的残障学生。2013年10月的一天,他从电视上听到了清华大学把五门课程免费面向全球公开的新闻,好奇心驱使他试着选了一门觉得自己最有可能学懂的课程——肖星的“财务分析与决策”。受视力限制,每一次上课他都会将字体放到最大,一个字一个字来学这门课。初中失学的他从没想过能学懂一门清华的课,并且获得了证书,“这让我觉得我也不是一无是处,我还能学习,还能得到认可。”学完这门课后,他萌生出新的想法,学习了更多的课程。从此,他的生命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也让在清华教书近30年的肖星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乃至教育本身更深层次的意义——教育不止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启迪他们思维,更要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育不止是去点亮智慧的灯,更是要点亮生命的灯。

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  依靠自己独立寻找

在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上,肖星作为教师代表发表主题演讲“独立的人生才精彩”。在近30年的执教生涯中,“独立”是肖星人生的关键词,也是她对学生的期盼。

独立意味着思辨,保持好奇心,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如果说兴趣是方向,那么好奇心就是驱动力。好奇心让我们不认为万物本该如此,好奇心让我们有了探索的欲望。”在专业的学习中,肖星经常由一个发问调动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有公司做假账?我们能不能通过制度减少做假账的现象?如何透过报表数据,洞察经营的本质、管理的真相?每年都有学生借由这类问题的启发、思考,结合经济学理论进行推理、分析,而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开始对学术产生兴趣,走上学术道路。

独立更意味着勇气。“普通的成就可能可以通过模仿别人来实现,但是要做出顶尖的成绩就必须要独立思考,敢于特立独行。”在肖星的学生中,有许多人和她一样并没有按照最初既定的轨道发展——有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毕业后去青海支教的黄成,有研究生毕业后去追寻音乐梦想、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教师的苏小博。他们都选择了少有人走的路,也都在各个意想不到的领域取得了优秀成绩。

肖星在授课中

从迷茫中来,到坚定不移地选择教师这份职业,肖星认为:“工作前十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方向,然后建立自己的专业性。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相对有优势的方向,深耕下去,坚持长期主义,不盲目追逐热点,建立并稳固自己的内核,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回顾教育生涯,肖星最宝贵的收获是一个个成长起来的学生,而她也与之共同成长。这样的成长,早已不限于课堂。生命宽广,天地辽阔,万物可爱,独立寻找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物简介:

肖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长聘教授、会计系主任,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院长。1994年获得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企业管理专业第二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清华大学工业外贸(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4年获得清华大学管理学(会计)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会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她讲授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课程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慕课课程,一年内吸引了来自全球201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名学习者,并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她曾荣获2014年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奖,2015年、2016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17年、2019年、2021年清华大学优秀教学奖,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等荣誉。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