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慧勇:以赛促教,焕发清华之“格”

2021.02.23

      文字

      黄思南


      摄影

      李派


      编审

      刘蔚如   周襄楠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编辑

      李晨晖 邱收 李若梦

还有120秒!

20分钟的时间限制马上就要到了。讲台上,年轻的教师仍在自然流畅地进行着课程内容的讲授,他的眼神在板书、教具和听众间自如切换,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计时器上飞速更新的数字。

最后2秒,结束语的尾音圆满落下,下课、鞠躬,时间刚好。

观摩室内,清华团队一颗颗紧紧揪着的心方才落下。

日前,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以下简称“全国青教赛”)在南京大学开赛,经过激烈竞争和严格评审,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师班慧勇荣获工科组一等奖。

以高性能复合钢材钢结构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班慧勇,于2016年底回到母校清华土木系任教。2017年秋季学期,他开始教授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钢结构(1)(英)”及研究生前沿课程“高性能钢材与钢结构”。

在本次全国青教赛中,班慧勇的参赛课程即为“钢结构”。钢结构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最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大量应用在高层、大跨等结构工程中。

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低年级学生初步建立知识架构,保持知识谱系的连贯。在既往三个学期的教学中,班慧勇会从钢结构整体概念入手,进而局部解剖,探析构件、连接、节点受力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技术,最后再回到整体,与后续课程相衔接。在土木系冯鹏与航天航空学院薛克宗、电机系朱桂萍、土木系李威四位老师组成的学校青教赛工科组教练团队的帮助下,班慧勇开始全力备赛。每周两次集中演练,四位老师给出建议,每次讨论都会持续四五个小时,有时甚至进行到深夜。

“有几次结束后,我看到办公楼外路灯下教练老师们的背影,他们仍在认真讨论交流着。”班慧勇深感青教赛团队的强大支撑力,这是他在参赛过程中信念与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班慧勇还花了大量时间准备参赛所需20讲的授课内容,厘清主线、更新思路、收集素材、策划设计。“青教赛团队的教练老师们告诉我,清华授课,强调‘内容为王’,要做到有深度、有重点,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讲课要有清华之‘格’——不仅要讲清楚知识点,还要传达一种思想,对学生有所启发。”

班慧勇回忆,上场前1小时抽取教学演示节段内容,他抽到了“火灾下钢柱的承载力”这一节课。这一讲围绕钢结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种灾害条件,针对火灾下钢柱的破坏,从现象出发,探究机理、提出方法。比赛中,有一个细节令他至今印象深刻,“我使用的教具是一张A4纸,通过互动实验,从失稳机理和火灾实际情况展开逐层讨论。由于竞赛组委会要求不能和评委直接互动,所以我并没有下发任何教具。但当我讲到‘请大家和我一起拿起一张纸做一个实验’时,我发现,有超过一半的老师找出自己桌上的白纸,跟着我的动作操作——我一压,老师们也跟着一压,我把纸卷起来,老师们也跟着卷。这种正向的激励使我更加放松自如。”

“我现在也还是在一个学习的阶段。”班慧勇诚恳地说,他在教学上的成长,离不开清华对“以赛促教”的重视和长期形成的“青教赛精神”。结合自身教学体悟,班慧勇在与教练团队的一次次探讨学习中,进一步凝练教学经验,并总结为“把握三个关系”:一是结果和过程的关系,知识要讲结果,更要重视对过程的历史溯源和思想凝练,备课时更多挖掘原始文献,鼓励同学阅读、思考,明确得出结论的方法,授之以“渔”;二是基础和专业的关系,帮助同学们把基础和专业联系起来,需化繁为简,将复杂的对象模型化,如使用基础力学模型来应对复杂参数耦合时的学习难题;三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工科理论应该联系、服务实践,对于如何在技术上避免工程事故、伦理上树立职业道德的讲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赛场上,班慧勇也正是这样实践的——通过学科交叉,进行宏观力学现象的微观机理溯源;将复杂工程对象模型化,巧用弹簧等简单模型重现复杂受力机理;结合工程热点和事故分析学习专业理论。

“这些经验,与清华‘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知识传授是基础、能力培养是重点、价值塑造是提升,也是我未来长期努力的方向。”班慧勇说。

日常的教学中,班慧勇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他鼓励同学们在开放交流时间来进行一对一交流,夯实对课程的学习与理解,也希望听到大家对课程的建议。“教学评估中,有不少同学给了我非常好的建议,‘钢结构(1)(英)’这门课开设至今不断完善、提升,离不开青教赛团队的指导和多次比赛的历练,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同学们。”班慧勇说,“包括本次竞赛也是一样,我的博士生也积极思考,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参考建议。”

时至今日,班慧勇一直觉得自己“始终还是一个学习者”。未来,他将继续秉持“少一些‘给我上’,多一些‘跟我上’”的理念,不断成长,永葆清华之“格”。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