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咏叹调 水木清华情

2020.10.26

      文字

      曹旺祺


      动图设计

      刘雨田


      编审
      戚天雷   周襄楠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淡抹余晖映衬着西山苍苍,朦胧月色洒落诗人咏叹的荷塘。秋夜晚荷仍未泯淡淡的芬芳,仿佛发自伊人的云鬓素妆……”

月下荷塘,西山苍苍,静亭池畔,一段咏叹的琴声悄然从指尖流淌。细数青葱年轮,漫话水木情怀,清华被谱写成了一首唇齿留香的歌曲,吸引着每位听者走近这座百年学府,一睹她的芳姿,感受她的深厚积淀与恒久魅力。

《荷塘咏叹调》是清华师生原创的校园歌曲。由计算机系本科生佟禹畅同学作曲,王玉明院士填词,清华大学付林波老师和社科学院博士生何致衡演唱,王玉明院士还在曲目中做了口哨的配乐。9月19日,经过多轮激烈角逐,《荷塘咏叹调》斩获由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与QQ音乐、腾讯音乐人联合主办的 “Z世代原创歌曲大赛”特等奖,同时获“最受欢迎作品奖”。

《荷塘咏叹调》歌曲视频

歌曲的诞生,是两位创作者在生活中巧遇的惊喜。2017年暑假,佟禹畅在蒙民伟楼练习弹奏钢琴,某个瞬间被灵感击中。她任凭指尖自由地在一排琴键上游弋,《荷塘咏叹调》的曲子便自然而然地从琴弦的振动中吟唱出来。它带着前人的痕迹,有柴可夫斯基的风味,又糅合了俄罗斯民族的壮阔悠远。

而后,王玉明院士偶遇了在水木清华拉琴的佟禹畅。当时,佟禹畅的琴弦上流淌出《山楂树》的音符,而王玉明院士正是俄罗斯音乐的爱好者,且极擅吹口哨。他用口哨和着提琴,共同演绎,两人一拍即合。佟禹畅把自己创作的曲发给王院士,邀请他填词,这位工于诗词的“诗人院士”听了十分欢喜,欣然同意。两人经数次商讨,最终磨合出一首精巧而优美的《荷塘咏叹调》。

王玉明院士细腻切近的歌词,和其中蕴含的清华风情,让听众发现清华园的景致,比平常人们所了解的更加令人惊艳。歌曲中贯穿始终的清华元素,饱含浓厚的校园情怀:荷塘,高杨,水木清华,情人坡,图书馆,宿舍,老校歌……

“所谓风格,大概就是已有生命历程粗糙而隐晦地叠加在一起后,又遮遮掩掩地露出一隅。” 佟禹畅同学说。无论词曲,创作者都在歌中抒发了自己最纯粹的热爱。这样必然和偶然的相遇,让《荷塘咏叹调》最终诞生了。尽管作者的年龄和阅历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在艺术审美观方面高度一致,“我们在艺术审美方面根本没有所谓‘代沟’。”王玉明院士笑称。

《荷塘咏叹调》曲深情而优美,如清泉潺潺,又如空谷回响。歌词既具有中华古典诗词的特点,情景交融,修辞典雅;又具有流行抒情歌曲的特点,感情真挚,自然流畅。词与曲的深情、唯美、怀旧甚至淡淡忧伤的意境和艺术韵味高度契合。再经由演唱者付林波老师与何致衡同学完美的男女和声,造就了至臻至美的艺术表达。

这首歌中西合璧,在空间上辽阔包容;又富有年代感,在时间上悠远绵长。词中融会贯通了《山楂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三套车》《田野静悄悄》等五、六十年代曾经在清华园传唱的苏联或俄罗斯歌曲,又用八、九十年代的清华原创校园歌曲《同桌的你》《一生有你》以及清华毕业歌手李健的《贝加尔湖畔》谱写了流行青春故事。

这首歌不仅唱出了清华园几代人的青春,也涉及了青春隐秘的爱恋。然而,关于荷塘的咏叹永远是忧而不伤的。尾声唱道:“……共沐那水木清华旁和煦春阳……离别怎能忘彼此一段情长”,将清华人的爱情、友谊和清华情加以升华,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不管是青春故事,还是清华情怀,《荷塘咏叹调》都引起了无数听者共鸣。王玉明院士说:“在这首歌评奖的过程之中,我就听许许多多不同时代的朋友(特别是校友们)对我说,他们被这首歌真正地感动了。”不同年代的清华人都能够与这首歌高度共鸣,百听不厌,怀念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甚至直想落泪。也正因此,这首歌能获得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并最终摘得桂冠。

真诚的音乐,总是最能打动人的音乐。荷塘咏叹调,水木清华情,让我们撷一片荷塘月影,随歌声走进百年的水木清华。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