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20年,他们这样诠释心中的教师

2018.09.19

    创意
    映像设计组

     

    素材提供
    校研究生会

     

    文字
    梁乐萌

     

    图片设计
    李娜

      
    编审
    卢小兵   程曦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友者,可抒意气,可寄愁心,同道为朋,岁久情真。

“良师益友”四个字,听来平常,行之不易。而在清华,这是一项已经持续20年的评选——全校研究生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奖品不过一份证书、一束鲜花,获奖教师们却会把它视为自己教学生涯中的至高荣誉。

20年来,清华研究生们共评选出657位“良师益友”。每次评选都是一座师生互动的桥梁,一场弘扬师德师风的宣讲。在今年的评选活动中,近30个院系推送了候选教师的师德故事,许多学生主动为老师撰写事迹,讲述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心。

在校研究生会精心制作的献礼片《为师》中,四位获奖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心声。

 

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仍然是一名教师,应当承担人民教师的责任”

环境学院郝吉明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也是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第一位从美国学成回国的博士。自1970年回清华园任教以来,郝吉明在48年间共培养了48位硕士、54位博士,其中包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可谓满门桃李、硕果累累。

郝吉明说:“要当好院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为我们国家的工业界、工程技术界培养人才。院士仍然是一名教师,应当承担人民教师的责任。”每个学期,郝吉明都会抽时间组织他所在的环境学院大气所教师一起听学生作期末总结汇报,报告现场的气氛堪比最终学术报告。研究生们说,尽管每次都会被“批”得“体无完肤”,但是之后老师总会给出很好的建议,让每次汇报都受益匪浅。

郝吉明的学生曾为恩师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大事业大眼界大勤勉,好学问好担当好先生。”环境学院院馆搬迁时,学生自发帮郝吉明整理书柜,看到几个大纸箱里装满了各类资料,有许多旧本子已经泛黄,那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的工作笔记。正是在这些工作笔记的基础上,郝吉明亲自编写教材、习题集和实验教程,他说自己“看着这门课成长,这门课也使我得到了提高”。

“园子里的一草一木我都再熟悉不过,但我更熟悉的,是你们身处的课堂。我总觉得,师生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而课堂就是这个联系的纽带。对于老师来说,要教好一门课,三年刚刚过门,六年大致熟络,只有到了九年十年,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们应该明白打牢基础才是创新的原动力,更应该记住清华学子应有的担当!”郝吉明动情地对学生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肖贵清:“如果有来生,还是选择当一名老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肖贵清教授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已有35年。35年间,肖贵清共培养了52位硕士24位博士,并指导了多名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不管工作多忙,肖贵清坚持每两周定期主持举办师门读书研讨会。近3年内,肖贵清指导研究生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1篇,平均每年带学生出京参加学术会议10次左右。肖贵清本人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清华大学梅贻琦优秀论文奖等荣誉。

从教35年来,肖贵清每次授课前都要重新备课,“要下功夫,要沉下心来,认真、用心去教书、做学问”。他认为:“研究性教学首先是‘备理论’,其次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关注什么问题。”

肖贵清教育学生要先为人、再为学。他不仅把教师当成职业,更是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做,并且认为“做事业,就要做到极致,追求完美”。在培养学生上,他是“花多少功夫都不觉得累的”,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管科研、管找对象、管毕业”的“全职导师”,立德树人,爱生如子,既严且慈。他常嘱咐学生们:“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方面,遇到了困难一定告诉我!”他曾在无数个日子里为学生改论文到深夜,也曾多次跑到外地亲自为学生主持婚礼。

“干一行爱一行,如果再有来生,还是选择做一个老师;如果选择一门课程,还是我教的这个课程。因为我爱这三尺讲台,爱善斋前的小小书桌,更爱你们这群有个性有朝气的年轻人。”肖贵清这样对学生们说。

 

水利系金峰:“我希望自己教给你们的,不仅是学术之道,更有为人之理”

水利系原主任金峰教授自1992年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以来,已在清华大学水利系的讲台上耕耘26年,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毕业35人,目前在读6人。金峰告诉学生:“于我而言,一名老师最光荣的时刻,不是为你们穿上学位服拨穗,而是在你们毕业后的岁月里的某个时刻,忽然认识到我在课上、在学术讨论时说的某句话能够真正帮助你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在学术上,金峰对学生要求相当严格,生活中却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有一年暑假期间,一位同学为了连续读取数据,很晚才走出实验室,在系馆门口正好遇到了金峰。听说情况后,金峰立刻带他到校外的一家餐厅用餐,边吃边交流实验进度和下一步的实验方案。简单的一顿晚饭,却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让他感受到了亲如家人的温暖。

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方向的选择,金峰始终怀着包容、尊重的态度。有位大四学生在推研后,一度为到底要不要在研究生阶段担任本科生辅导员的工作而纠结,一面希望为院系作贡献,另一面又担心学生工作会耽误科研进度。和金老师谈心时,他意外地得到了老师的支持。金峰安慰他,只要处理得当,从事学生工作也能对科研起促进作用。金峰鼓励学生毕业后向不同方向发展:“你们中的很多人未来不一定做研究,在各行各业都可以有广阔的天空。所以我希望自己教给你们的,不仅是学术之道,更有为人之理。”

 

建筑学院程晓青:“你们不仅仅是学生,也是我的孩子,我的家人”

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程晓青长期从事城市更新和老年建筑研究,从教21年来,积极探索国际化、开放式的教学改革,指导学生获国内外高水平设计奖30余项;近3年内指导研究生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

学生的成果离不开导师的认真负责。“师父带徒弟”式的教学是建筑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知识、影响品格,实现全方位的教书育人。程晓青的研究生曾经在凌晨收到老师发来的修改论文的邮件,逐词逐句用红色字体标注出原文中不恰当、不严谨之处,并详细说明可补充和挖掘的内容,老师的专业学识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学生感动、敬佩不已。在课题研究中,程晓青不仅对研究成果进行严格把关,对经费支出的管理也非常严格,保证每一分国家的经费都物尽其用,用亲身行为诠释了师德的高洁。程晓青对学生说:“我除了教授你们知识,也要教授一些社会经验,或者说如何做研究的工作态度。这也是一种传承。”

程晓青为人严于自律,治学一丝不苟,对学生却十分友善随和。她非常欢迎同学来办公室与她讨论学术或设计的问题,有时探讨得兴起,就与同学一起点外卖,边聊天边吃,气氛总是欢乐而热烈。私下里,同学们都亲切地叫她“青姐”。程老师发自内心地享受与学生共处的时光,“和你们相处时简单、轻松和向上的氛围都令我感到高兴。在我心底,你们不仅仅是学生,也是我的孩子,我的家人。”

 

“做一个好老师,是一件‘大不易’的事情;做这样一件‘大不易’的事情,我一做就是一辈子。”在清华,有很多像郝吉明、肖贵清、金峰、程晓青这样的老师,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做好了这件“大不易”的事情。9月20日晚,清华大学第16届“良师益友”颁奖典礼暨“良师益友”20周年纪念晚会将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我们期待在晚会中聆听更多的良师心语,更期待清华师生在未来书写更动人的情谊故事。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