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背影: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

2018.11.27

    创意
    映像设计组

     

    素材提供

    校史馆   人文学院

     

    文字

    刘书田

     

    图片设计
    李娜

      
    编审
    卢小兵   程曦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2018年11月22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伟大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为了继承和发扬朱自清先生热爱祖国、专研学术、认真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11月24日,清华大学举办了“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暨主题展览”。

朱自清先生的五十载短暂人生中,近一半的时光是在清华度过的。他曾经居住过的清华园西院45号、北院9号和16号,与校园中的自清亭、朱自清塑像,记载了他作为学者、教育家的一生,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写照。

1925年8月起,朱自清受聘于清华,先后担任国文教授、中文系教授。自1932年9月起,朱自清担任中文系主任,为中文系的发展付出了巨大心血。在朱自清的主持下,清华中文系继续沿着“创造我们的新文学”目标发展,拥有了陈寅恪、杨树达、黄节、刘文典、俞平伯、闻一多、王力等诸多名师,重视学生外国语言以及欧美文学的学习,形成了谨严、开阔的学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朱自清“周旋老辈,奖掖新进,使新旧学术平衡发展”。

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一步一个脚印,是朱自清先生的实干精神。他认为:清华的精神就是实干。这种脚踏实地、务实求真的实干作风与“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完全一致。无论是学术还是行政工作,朱自清都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为学校及中文系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杰出贡献。

1927年仲夏,荷花池的夜色触发文学家敏锐的思绪,有感于军阀征战的国内时局,朱自清写下不朽名篇《荷塘月色》。“三·一八惨案”后,他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写成《执政府大屠杀记》和《哀韦杰三君》。抗日救亡运动中,他积极投身爱国运动,多次在家中掩护被国民党追捕的地下党员和爱国学生。1936年11月,他还代表清华师生赴绥远前线慰问抗日将士,妻陈竹隐也加入为前线战士制作御寒用品的行动中。西南联大复员后,朱自清把编辑和出版《闻一多全集》视作纪念亡友与抗击法西斯专政的必要举措,在逝世前一个月将《闻一多全集》正式出版。1948年,贫病交加仍疾速工作的朱自清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在他所渴望的新中国诞生前夕辞世。他留下的清芬正气和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朱自清先生离我们远去已经70年了,但他却深深地留在了后人的记忆里。无数学子、游人立于清华园的“自清亭”前,怀念着朱自清先生与清华的际会因缘,更怀念着先生“外润而内贞”的美好品质。朱自清先生的高尚精神将激励着清华大学秉承“人文日新”的理念,传承和弘扬“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培养出更多年轻优秀人才,让人文之光穿透校园、影响社会。

除了纪念大会和主题展览,这次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还包括学术讲座、清华大学青年作家工作坊、“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的评奖和颁奖以及“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其中,“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 由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与中文系联合举办,经过一年的征稿与评审,从在校学生的191篇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和文学评论奖两名,颁奖礼于11月22日朱自清先生生日当天举行。朱自清先生为人为文认真求实的精神,也以这种方式永远留在了清华学子心中。

 

延伸阅读:
清华大学召开“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

王中忱:除了“背影”,他还定义了中文系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