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新貌:塑造建筑,更塑造人

2018.03.27

     

    供稿

    物业管理中心

     

    创意

    映像设计组

     

    作者

    梁乐萌

     

    图片

    李娜

     

    编审

    卢小兵、程曦

    张歌明、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编辑

    程曦

       

     

     

     

阳春三月,在清华第六教学楼为管理学双学位的本科生上完一节“创业领导力”课程后,徐中博士充分感受到了教室结构和桌椅形状的改变所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变化。

从2016年10月起,六教部分教室的普通长方形课桌“变身”为可以组合拼接的梯形课桌。课桌,既方便学生面朝同一方向听课,又可以随时围成一圈进行小组讨论。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些可拼接课桌,物业中心还专门更换了抗摩擦的无声地板和墙裙。

“结构决定关系。今天的课堂,同学们喜欢参与、喜欢互动,不少活动、讨论需要小组完成,需要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室的设计和课桌的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徐中认为,课桌的变化使课堂学习方式从信息单向传输变为教师讲授与同学互动并举,更好地发挥了同学们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近年来,学校教学工作不断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物业中心与教务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对教学区域进行改造,致力于为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提供便利。

为解决同学们讨论空间不足的问题,注册中心联合物业中心对清华学堂地下进行改造装修,2017年底,学堂地下研讨间正式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学堂地下主要由一个大的公共研讨区、一个六人研讨间和三个八人研讨间组成,可同时容纳70人。投入使用后短短1个半月内,研讨间共得到使用392次,开放的公共研讨区自习人数约1926人次,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除了自主研讨空间的拓展,教室楼内还发生了其他细微而暖心的变化。一教至六教新安装了六块电子屏,定期发布重要的教务通知、演出预告、温馨提示;六教A区、C区的五间教室更换了护眼的LED黑板灯,并配备了两种无尘粉笔,连板擦都经过严格的材质筛选;100余幅面向师生、校友征集来的美术作品展示在公共区域和教室内,让严肃的教学区域顿时多了几分“文艺范”;就连学堂地下的采光井也在“I计划”与粉刷匠协会成员们的携手努力下“华丽变身”,从窗户向外看去,一幅幅美图映入眼帘……

“真舍不得毕业啊!”在介绍教室新貌的公众号推送文章下方,有同学由衷地感慨道。硬件背后是“软”的理念与文化,点点滴滴改变折射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步伐。关爱与温情,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