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诚:我这支蜡烛,不求点得长,只求点得亮

2017.10.27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刘书田

     

    图片

    宋晨

     

    编审

    卢小兵、程曦

    张歌明、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编辑

    曲田

“我这支蜡烛,不要求点得时间长,只要求点得亮。”1944年,年仅29岁的杨学诚用生命诠释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杨学诚天资聪慧,勤奋好学。193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他每天“挟着课本、规规矩矩地按时到图书馆用功”,沉默寡言,很少参加课外活动。

直到1935年,一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口号响彻清华园,当清华广大的师生们纷纷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民主运动中,杨学诚觉醒了,他毅然走出书斋,渴望做一只燃烧的蜡烛,自觉勇敢地投身于伟大的爱国学生运动中,将个人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紧联在一起,希望能够照亮黯淡弱贫的祖国。

加入中国共产党,意味着杨学诚为实现“为人民服务”理想又迈出了重要一步。1936年秋天,他开始担任清华地下党支部书记。1938年,受党组织委派,杨学诚前往鄂中应城汤池建立革命武装,开辟鄂中抗日民主根据地。杨学诚这位学生出身、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年轻干部,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一腔革命热情,用他过人的智慧和出色的组织才能,将一支只有13人、8条步枪的应城抗日游击队,逐渐发展成为有数千之众的强大武装力量。

杨学诚在严酷的斗争中迅速成长为一名 “深思熟虑、冷静沉着”“独当一面工作”的优秀干部,不舍昼夜地投入到工作中。敌后长期的艰苦斗争使他积劳成疾。1943年初,杨学诚从鄂南敌后返回江北时,已经身染重病。

同志们劝他休息时,他依然要坚持带病工作。听到他病倒的消息后,母亲和弟妹赶来看他。为了不增加组织的负担,杨学诚要家人们赶快回家。母亲临走时,组织上想给点路费,也被他拒绝了。在同志们眼中,杨学诚就是这样一个全心全意为大局考虑、却鲜为自己着想的人。

1944年3月7日,杨学诚在部队转移途中病逝于大悟山。这位优秀的清华学子、杰出的革命战士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践了他“这支蜡烛”光彩夺目的人生理想。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