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材《工程材料(第5版)》:历史视野,与时俱进

2017.02.22

    供稿

    教务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杨茂艺

     

    图片

    薛雅芳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莉


    设计

    王寅、张颖、郭洁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以新材料的运用为标志,从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5000年前的青铜时代,再经过铁器时代、钢铁时代,直至20世纪中叶以来高分子材料、半导体的崛起……材料,一直是关系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大话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独立的材料学科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针对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1983年,清华大学出版第一本《工程材料》教材,填补了空白。其后,此书经过4次再版。2011年,由朱张校、姚可夫主编的《工程材料(第5版)》出版,成为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被国内外诸多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毕业论文、硕士论文的参考文献,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

《工程材料(第5版)》由理论、知识、应用三部分内容组成——基本理论部分阐述了工程材料的结构、组织、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阐述了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知识部分介绍了常用金属、高分子、陶瓷、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知识;应用部分介绍了机械零件失效与选材知识以及工程材料在汽车、机床、仪器仪表、热能、化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与同类教材相比,《工程材料(第5版)》特点鲜明,不仅人文情怀显著,而且逻辑性强,图文并茂。教材开篇就回溯了中国古代历史,配以东汉青瓷、西汉淬钢、唐代丝绸等插图和类似于《天工开物》等古籍文字介绍,帮助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相应章节的学习。此外,教材中除了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详密叙述外,还插入了诸如晶体结构表、钢的若干种热处理示意图等图表来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调动学习的热情。

从第1版到第5版,《工程材料》历经28年的岁月,每一次编撰出版都离不开作者的勤劳心血和求真的精神。从计算机技术在材料制热中的运用到激光表面改性,再到纳米陶瓷的剪裁研究,全书贯穿着“问题-思考”模式,以介绍国际材料学的前沿成果为开端,提出相应问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教育。

迄今,《工程材料(第5版)》已连续11个学期被运用到清华大学机械、精仪、热能、汽车、航天航空、材料等6个院系的本科生教学中。依托此教材所制作的网络精品课程也已登陆各大学习网站,让更多人享受到了高品质课程所带来的学习的喜悦。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