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技术遇上甲骨文——清华美术学院陈楠设计汉仪陈体甲骨文

2017.11.23

    供稿

    映像设计组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

    梁乐萌

     

    图片

    宋晨

     

    编审

    卢小兵、程曦

    张歌明、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编辑

    高原

     

两条弧线构成的“方舟”上,载着象、狗、羊、龟等各种动物,写实与象征意味并存,艺术的美感中蕴含着童稚的趣味。细细看去,画面中的每一个形象都是一个原始的文字,这就是陈楠设计的“数字化甲骨文”。

如今,“汉仪陈体甲骨文”字体让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种古朴生动的文字,创作自己的内容。

清华美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陈楠自1999年起致力于“数字化甲骨文”设计,意在将技术与艺术、传统与创意相结合,揭示甲骨文所蕴含的几何之美和网格秘密。他创作的“数字化甲骨文”艺术作品先后在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北京国际设计周暨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等活动中展出,并出现在中国邮政官方发行的《甲骨文·吉祥成语》系列贺年明信片上。

在进一步推广“数字化甲骨文”过程中,陈楠与汉仪字库合作,设计了“汉仪陈体甲骨文”字体。这是国内外第一套甲骨文设计字库,也是第一套不以书写作为主要功能的字库,它将设计开发重点放在文化衍生与推广上,在商业开发的同时担负起文化传承责任。正如陈楠在公众号“陈楠工作室”中所写:“甲骨文字就像是一台商朝的照相机,我们的先民将目光触及的万事万物化为龟甲上形象的文字符号,这些几何质朴的图案文字成为与我们跨时空交流的桥梁,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千年前的远古图卷。”

2017年9月28日,由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和汉仪字库联合主办的“再造·甲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远古文字”汉仪陈体甲骨文字体设计展在751时尚回廊举行,这也标志着“汉仪陈体甲骨文”字体在汉仪字库中正式发布。在甲骨字体之外,展览还展出了甲骨文十二生肖徽章、甲骨文手机壳、甲骨文真丝小方巾等跨界创意产品,形成系统的文化视觉体系。

陈楠认为,甲骨文既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又是符合当今设计潮流的创意字符。今年11月,陈楠工作室新推出《生肖甲骨文》和《甲骨有表情》两套手机表情包,通过年轻化、时尚化的趣味“玩转甲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还有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陈楠的数字化甲骨文字库设计与文化衍生创意正是这种文化传承的生动 “缩影”。11月9日,《人民日报》在文化版刊登采访文章《甲骨文成了创意源代码》,专题报道陈楠团队关于甲骨文的创意设计。

 

延伸阅读: 《甲骨文成了创意源代码》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