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让思政课跟上时代的脚步和学生的需求

2016.12.21

    供稿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创意

    映像设计组

     

    采访

    冯婉婷

     

    文字

    冯婉婷 & 张铮

     

    图片

    梁露文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郭洁

     

“对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而言,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三者始终是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雯姝教授在谈及团队数十年的成长时这样说道,“近十年更是我们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十年”。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校之一。1952年,清华大学就成立政治理论课教研组;1993年清华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4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试点院校之一;2007年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团队;2008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为基础,清华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团队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每年承担着全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本硕博2万以上学生的思政课程教学任务。目前教学团队包括一线教师35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40%以上。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加明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性与思想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学科性质,并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去努力贯彻和实现这一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发挥出主渠道作用,”王雯姝老师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因而很难满足信息时代条件下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因此思政课“98方案”出台后,清华思政课教学团队率先提出了“研究型教学”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意识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课前调研需求,课上专题讲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提出对国家、民族、社会和自我成长中的困惑,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成为真正可以被学生了解、认知并掌握的思想武器。

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学团队根据清华学生不同的专业和学科基础以及兴趣爱好,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为每个专业的学生打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变同一年级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的局面。”这种模式首先在美术学院施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老师组织学生用绘画、雕塑等作品来表达他们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这样既可以避免同学们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一些空话套话,同时也推动了许多优秀作品的诞生:中文系的同学可以写诗歌,计算机系的同学可以做动漫,音乐爱好者可以原创制作歌曲……同学们将原本跟自己有些距离的历史和理论进行了具象的表达,展现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和认识。至今已举办了六届学生因材施教作品展。就像一位美术学院学生在课后所说,“原来根本没想到,在我有了创作能力之后,创作的第一个作品是红色题材的。”

在研究型和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学生们对于课堂互动的新要求,思政课教学团队再次做出了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组的老师们采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反哺老师的主动性。具体来说,就是为每位同学建立一个教学相长管理手册,同学们需要在每节课后写出对于课程内容的凝练与思考。这一方面保证了课堂的到课率,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们主动去思考老师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王雯姝老师强调说:“推行‘教学相长’就是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对知识的掌握逐步向对问题的研究转变。”思政课教学团队鼓励学生们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并且只要理由充分合理,还会给予一定的加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近几年来,随着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兴起,思政课教学团队抓住“互联网+”时代潮流,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并逐步发展为基于思政课堂和慕课两个平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继2014年9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推出第一门慕课后,2015年4月4门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全国率先同时登陆慕课,2016年9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完整登录国际三大慕课平台之一的edX。截至目前,4门思政课程在学堂在线、edX等各类慕课平台的学习人数已突破17万人次。通过线上课程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线下课程关于共性话题的专题讲授,大大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这样可以有效利用线下课堂的机会,对同学们当下最关注的各种议题进行研讨,比如科学技术是否有国界,比如为什么集体主义要高于个人主义等等,老师们在运用比较前沿和鲜活的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时,就会使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王老师说。

从研究型教学到因材施教,从“教学相长”到线上慕课再到混合式教学,王老师认为思政课教学团队能够如此孜孜不倦地拓展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归根究底在于老师们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把教学放在自己学术生涯的首位。多年来,这个团队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奖项,出版多部重点教材。王雯姝老师说,“一堂课看上去是一个老师在讲授,实际上是一个团队在战斗,甚至是整个马院在战斗。对于我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全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每个学生的成长。”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