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清华

2016.08.01

    供稿

    学生会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改编

    张铮

     

    图片

    李筱甜

     

    编审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

     

文学家梁实秋一生坎坷,但在“吃”的问题上从不含糊,自况为“治世之饕餮,乱世之饭桶”。他于1915年进入清华学堂就读,直至1923年赴美留学,在清华整整八年,对“吃”自然也不含糊,从“中等科”食堂到“高等科”食堂,吃了整整八年;在这期间他与室友打赌进行一个比赛,创下过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

这个故事可以看作围绕清华食堂历史的一个小缩影。所谓“食在清华”绝非虚言,每个食堂都有值得分享的故事。

在1911年建校后的清华食堂,八人一桌的饭桌成了拼吃饭速度与技巧的地方。食堂承包给校外供应商提供一日三餐,开饭铃一响,门口排队的学生便蜂拥而入,坐到编有自己学号的座位上,有人低着头不说话,只是拼命地吃饭,也有人会玩一些伎俩:假意让同桌的人说个笑话,自己则疯狂地夹菜。

新中国成立之后,清华随着办学规模扩大,食堂也不断增加。2006年以前的清华食堂直接以数字编号,从1食堂到15食堂,1-2食堂为教工食堂,3-15为学生食堂。有校友这样回忆:“当年五食堂、七食堂的茄子、六食堂的面食,严重地影响了大家对美食的品味。直到今天,吃烧茄子还一定要放蒜。”

后来,这些以数字编号的名字逐渐改换,有些食堂建筑虽在,但已改作他用,有的则干脆已经改建:如今3、4、5、6、12食堂已不复存在,8、9、15食堂的建筑尚存,八食堂一度被改成保龄球馆,现在则是量子信息中心,九食堂被改作汽车系的实验室,十二食堂则被改成乒乓球馆和学生就业中心;学生区仍在营业的老食堂有:7食堂(清芬园)、10食堂(听涛园)、11食堂(闻馨园)、13食堂(清青快餐)、14食堂(丁香园)。在听涛园的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演变史:“1981年7月落成,原名十食堂,2006年12月更名为听涛园。……清风徐来之际,师生进餐之余,在此遥听林涛、坐观水波,意兴悠远。”

在此之前,教工食堂已分别被命名为荷园、寓园、南园、北园等。学校北部的几个食堂名称则形成了一个以花草为主的格局:紫荆、丁香、桃李、芝兰、玉树;东西一线分别是观畴、听涛和闻馨。所有的新名字都经过了学校的精斟细酌,例如闻馨园源出《说文解字》中说的“馨,香之远闻者也”,清芬园取自“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石刻。现在,很多校友返校之际,对于改名后的食堂还不太习惯,他们还在追寻记忆中的以序号命名的食堂。有的校友也说:“不是我记不住新名字,实在是不想忘记老名字。能不能让毕业几十年的校友回来,还能循着名字找到那个当初承载了那么多记忆的地方?”

和以前一样,清华的食堂也在同样塑造着今天清华学子的味蕾记忆。桃李园的煎饼,紫荆园的铁板烧,听涛园的油泼面,玉树园的空心挂面,澜园的水煮鱼,寓园的陕西风味,还有那Made in Tsinghua的饺子、豆浆、酸梅汤、酸奶……

不断革新菜品,提升品质的清华食堂,每天用各色美食迎接广大师生,等待与热爱生活的你相遇相知。虽然,用食堂餐饮来衡量一个大学的质量,似乎是一个有些荒诞的剖析面,可却又不得不承认,当回首大学时,总有很多记忆与食堂有关。那些呼朋引伴的声音,那条焦急等待的队伍,那份手捧美味的满足,让所有的时光都变得可感、可亲。

美食在变,食堂的位置和名字在变,穿梭而过的人在变,和食堂密不可分的青春故事却在每一个清华人的学生时代上演。

注:本文节选自《走,吃饭去!——清华食堂的前世今生》(作者:周缘、蒋茹茹、张译丹、谢慢慢,刊载于2015年4月27日《清新时报》),根据栏目需要有改编。

 

自7月4日至9月11日,清华映像栏目进入暑期运行,每周更新一期。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