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15.09清华师生获得第十一届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年会最佳会议论文奖
日前,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的第11届IEEE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大会(IEEE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SE)上,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博士生黄琦龙、贾庆山副教授、管晓宏教授的论文“Multi-timescale Optimization ...
08
2015.09柴继杰等揭示TLR13特异识别单链RNA的分子机制
8月3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柴继杰研究组与王宏伟研究组、王佳伟研究组以及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的Dekai Zhang研究组合作在 《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发表题为《TLR13特异识别单链RNA的分子机制》(Struc...
08
2015.09朱听等在《自然-通讯》发文报道靶向克隆合成生物学新技术
9月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听研究员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ATCH技术实现大型基因簇一步法靶向克隆》(Cas9-Assisted Targeting of Chromosome segments CATCH enables one-step targeted cloning of larg...
31
2015.08柴继杰等在《自然》发文揭示植物重要肽激素作用机理
8月26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柴继杰教授研究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杨维才研究员研究组合作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植物肽激素phytosulfokine受体的别构激活机制》(Allosteric receptor activation by the plant peptide hormone phytosulfo...
28
2015.08清华大学发出第一张“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证书”
在2015秋季学期开学之际,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颁发出了首批”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证书”。获得证书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硕士二年级学生曾加表示十分荣幸:“我所在的院系并不在大数据硕士培养计划里,这意味着我需要比其他同学多修10个学分来拿到这个证书,不...
24
2015.08生命奥秘,我们解开关键一环
这几天,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都在热议中国的一项重大成果。因为这项成果不仅标志着人类对生命过程和本质的理解又向前迈进了关键一步,也标志着困扰国际生命科学界二十几年的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一直以来充满神秘感的剪接体的三维...
24
2015.08对话施一公及其团队:世界级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8月21日凌晨,一位德国同行的电话,打乱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工作计划。这位德国同行,刚刚看到了《科学》在线发表的施一公团队撰写的两篇关于剪接体结构及其工作机理的研究长文。 这几天,有关施一公的“新闻”不断。6天前的8月...
24
2015.08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生命科学做出巨大贡献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研究组近日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成功解析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并阐述其工作机理,成果于2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业内称此“至关重要”的突破为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的结构基础和...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