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15.08清华科研团队取得生命科学领域重大突破
今天,清华大学正?式对外发布由施一公教授带领的“85后”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并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核酸)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据悉,这一科研成果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
24
2015.08施一公团队首次捕获剪接体高分辨率结构
如同电影《模仿游戏》中,“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在二战期间带领团队协助盟军破译德国密码系统“英格玛”一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也带着他的团队,用6年时间,试图破译世界结构生物学公认的两大难题之一——剪接体的密码。 北京时...
21
2015.08《装饰》杂志举行“特别策划”栏目刊行百期座谈会
8月18日中国装饰杂志社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 《特别策划》栏目刊行百期座谈会。座谈会上,《装饰》主编方晓风教授首先对给予杂志帮助支持的领导、朋友、编委和顾问以及作者的感谢,同时希望听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杂志发展。
21
2015.08清华大学创客团队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夺冠
8月18日,由教育部主办的2015“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清华大学团队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
2015.08施一公于《自然》首次揭示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
清华大学施一公研究团队18日在《自然》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文章,揭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为理解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基础。 据介绍,此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首次展示了γ-分泌...
19
2015.08我国首次展示人体γ-分泌酶原子分辨率结构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团队18日在《自然》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文章,首次在世界上揭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基于结构分析研究了其致病突变体的功能,为理解γ-分泌酶的工作机制及阿...
19
2015.08γ-分泌酶原子分辨率结构获揭示
日前,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团队与国外学者合作,构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且基于结构分析了γ-分泌酶致病突变体的功能,为理解γ-分泌酶的工作机制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基础。相关成果8月18日在《自然》发...
18
2015.08施一公等《自然》发文为理解老年痴呆症病理提供重要基础
8月18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An atomic structure of human γ-secretase)的文章,报道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且基于结构分析研究了γ-...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