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17.12用无线传感网“把脉”大型桥梁——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华中团队
近日,有一支来自于非交通领域的团队备受瞩目。这支团队主导开发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大型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受到了交通、结构、电子等各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并获得了2016年度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
22
2017.12清华航院冯雪课题组在类皮肤柔性生物器件及无创血糖测量上取得重大进展
12月20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冯雪课题组在《科学进展》期刊上发表了题为《用于无创血糖监测的电化学双通道类皮肤生物传感系统》的研究成果,在人体皮肤表面实现医学意义上的无创血糖测量,并具有医疗级精度。该成果利用类皮肤柔性...
21
2017.12第二届未来芯片国际论坛在清华举办
12月18日-20日,第二届未来芯片国际论坛在清华主楼后厅举行。集成电路和智能芯片架构、算法、应用等领域的80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 20多位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等齐聚清华,共同探讨智能芯片在未来发展的前景。
21
2017.12清华大学攻关无人机安全技术 护航低空空域安全
无人机数量快速增长,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日益频发的“黑飞”威胁着民航和公共安全。日前,清华大学(机械系)-加西亚低空安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攻关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安全技术,护航低空空域安全。
21
2017.12大学如何拥抱创新的时代
2017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脑与智能实验室正式成立。这是清华大学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推动跨学科交叉的重大举措。我相信若干年之后,两个实验室一定能成为反映清华大学学术创新水平的亮丽名片。
21
2017.12清华物理系于浦研究组在“新型磁电耦合效应”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2月18日,清华大学物理系于浦课题组《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利用氧离子型栅极实现磁电耦合》的论文。研究利用具有较高氧迁移能力的SrCoO2.5外延薄膜与金属Co形成的异质结构,将氧离子型磁电耦合器件的工作温度降低至室温,并将响应速度提高四个数量级。...
20
2017.12清华化学系张希研究团队发现基于超分子自由基的选择性抗菌光热新材料
12月18日,清华大学化学系张希教授研究团队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期刊发表题为《细菌原位诱导的超分子自由基阴离子用于选择性光热治疗》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利用超分子复合物对细菌的化学响应,原位产生超分子自由基,构筑了具有优异...
20
2017.12IPv6助推中国互联网产业大升级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