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智能+教育”的课堂变革 5G信号、全息投影、VR等新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4月9日,中国慕课大会现场,5G信号、全息投影、VR等新技术手段,为参会者献上了一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技术大“秀”。
2019.04.11
清华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
4月7日,清华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签署合作协议。由清华大学从技术层面提供支持的西南智能微系统研究院将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
2019.04.11
第八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在京举行
4月7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的“爱人如己,感恩相伴”第八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
2019.04.10
燃料电池催化剂如何能物美价廉 纳米工程和原子设计或是答案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可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是一种高效、温和的清洁能源技术,在便携式移动电源和新能源汽车中具有广泛...
2019.04.10
清华大学启动自强行动 让寒门学子“敢想敢报”圆梦清华
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 近日,清华大学自强行动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中学正式启动。自强行动是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升级版,未来将聚焦“三区三州”...
2019.04.10
清华大学:建设慕课251门,惠及800余万学习者
今天,记者从中国慕课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共建设了251门慕课,吸引全社会800多万学习者;其中110门课程获得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
2019.04.10
慕课:“书本升级”“课堂革命”的未来
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眼下,各高校全力推进慕课发展,正是全...
2019.04.09
高校AI人才培养需“跨界”
人工智能设立本科专业,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被期许进入快车道。但在这之后,还有哪些“枷锁”需要打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何...
2019.04.09
包容与选择——时代创作的审美之路
新时期我们提倡多元包容。那么,什么是多元?多元不仅仅是不同观点的自由表达,它还意味着各界能够达成共识,关于社会核心价值的共识,意味着对博...
2019.04.09
我科学家首次发现植物抗病小体 植物将可用“免疫疗法”对抗病虫害
免疫疗法为人类攻克癌症提出了新思路,但很少有人知道,植物和人类一样,也有免疫系统,也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抵抗病虫害,而这将极大地减少农药...
2019.04.09
中国科学家发现植物“抗病小体” 将大幅减少农药施用
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最近的联合研究,在植物免疫研究领域取得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2019.04.09
清华大学教授刘美珣将思政理论教育作为毕生事业 思政工作者要勇于承担起历史责任
:“结合几十年来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考,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个学科、这个专业的特殊性。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在人才培养中最基础,也最...
2019.04.08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