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高端装备研究院:走出去!梦想落地成真
对于清华来说,之所以鼓励各个科研团队走出去,是希望优秀的技术成果不再止步于实验室,而是能够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但校园并...
2017.02.24
非洲,用梦想拥抱的热土
这支远赴东非的社会实践支队是学习团队、研究团队、传播团队。在一路的奔波与畅谈中,非洲逐渐从陌生的土壤,变成欣赏的景色,最后成为年轻学子梦...
2017.02.24
杨振宁在世界物理学家“英雄榜”中的地位有多高
杨振宁在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融会贯通让他更接近“上帝的秘密”。弗里曼·戴森说,正是杨振宁对数学的热爱,使得杨振宁“正如使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一样,...
2017.02.24
杨振宁“回归”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杨振宁的言论、行为存有各种议论,我想解读这一切的钥匙是杨振宁的物理学研究风格。他的好友兼同事弗里曼·戴森评价他是一位‘保...
2017.02.24
《北京卫视》吴良镛:城市规划以人为本 勤耕不辍鞠躬尽瘁
[北京您早]吴良镛:城市规划以人为本 勤耕不辍鞠躬尽瘁
2017.02.24
媒体清华2017年春季学期第1期
1. 伯尔尼再传喜讯 中瑞元首见证教育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2. 清华大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3. 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4. 在文...
2017.02.24
俄罗斯投百亿卢布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日前签署命令,向全俄21所高校拨款103亿卢布。“这笔附加的财政支持”将用于扶持俄知名高等学府扩大国际竞争力,提升在世界高校榜...
2017.02.23
看大二学生如何用8天读懂非洲
今年2月,清华大学团委“丝路新探”赴东非社会实践支队来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两国。作为支队里年纪最小的一员,我用纸笔记录着中国“走出去”的经...
2017.02.23
“我把回国工作提前了10年”——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邹昊的“双城记”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邹昊说,中国政府重视鼓励和吸引海外中青年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科技行业的创造力很大一部分向中青年转移,“年轻人备受...
2017.02.23
施一公的第二个“黄金十年”
中科院院士、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首位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的中国科学家……50岁的施一公有很多故事,2008...
2017.02.23
歌声里的青春与回忆——清华大学培育校园民谣成长的土壤
“清华人对待音乐也秉持科学的态度。一般说校园歌手是背着吉他写写歌的文艺青年,清华现在有利用数字处理和声学做音乐混音,用科技手段从事电子音...
2017.02.22
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今天发布消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已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正式...
2017.02.22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