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社会服务 - 正文

清华长庚医院到贫困县义诊


清华新闻网4月25日电(通讯员 韩冬野)4月22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务人员走进山西贫困县——平陆县,来自10个科室的8名医师、4名技师、4名护理人员组成“紫荆花开义诊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在该县人口最多的常乐镇进行为期一天的义诊,为当地400余位居民进行健康咨询。

义诊医生集体合影。

平陆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上个世纪60年代初,著名的通讯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而至今,平陆仍是缺医少药的国家级贫困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党支部联手,发起走进贫困县义诊的活动,得到了心脏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临床营养科、康复医学科、药剂科、检验科、健康管理中心等部门党员们的积极响应。

医生们为当地老乡义诊看病。

在临时搭建起来的红棚里,义诊队刚刚抵达,就被常乐镇的老乡们团团围住。护理人员用自备的血压仪、血糖试纸、心电图机为老乡们进行基础检查,医师们开展基础性查体和健康咨询,为老乡们讲解基础用药、合理膳食、护理常识,分发宣教材料,针对个别的重症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建议。

“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医技党支部党员、检验科主任赵秀英说,从基层一线可以了解到最全面、最真实的医疗状况,基层的患者与病例也是对青年医师培养最好的教材。而作为医疗工作中的党员,义诊更是为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医生们为当地老乡义诊看病。

“面前是一双双长满了厚茧的手。”负责验血糖的护士刘娅说,平时在医院里,在患者的指尖轻轻一扎即可,而在常乐镇义诊时,因为常年的乡间劳动,老乡们的手指到手掌都长满了厚茧,护士往往要捏着老乡们的手指肚,选中间最柔软的地方,用力地扎一下,才能挤出一点血。在100份血糖试纸中,90%的餐前血糖值是正常的,“这应该是农民饭后就下地干活劳作的结果。”

临床营养科医生为小朋友做检查。

每个医生的义诊桌都被老乡们包围了起来,除了急于向医生咨询问题,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想听听医生在说什么,他们就像小学生一样,渴望了解每一样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注意事项,为此,很多队员说到喉咙沙哑,也尽量提高声音,为老乡们解答疑惑。

留守老人是现在农村的普遍状况,此次参加义诊的也多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一位党员描述了这样一个义诊画面,一位80多岁的老人听不懂他说的话,旁边70多岁的同乡就为他传话,两位白发人在桌前的互动让他动容。“有两个陈旧性心肌梗塞的老人,我强调了好几遍,让他去复查,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再到去市区的医院做复查。”义诊结束后,心脏内科的李思源医师说。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是一个需要被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这次义诊活动得到了平陆县政府、卫计委、常乐镇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分管医疗的副县长郑文红带队,到现场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医生们表示感谢。双方对基层医师培养、远程医疗支援等问题还进行了初步探讨。

供稿:清华长庚医院  编辑:徐静

2017年04月25日 14:12:4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