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首次举办人文社科冬季体验营?
清华新闻网1月17日电? 1月13日,清华大学2017年全国优秀中学生人文社科冬季体验营正式开营。这是清华大学首次举办面向人文社科领域的中学生体验营,旨在让更多全国优秀中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清华的文科。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出席开营仪式。会议由社科学院副院长陈琪教授主持。

2017年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冬季体验营。
1000多名各地中学生报到后,首先聆听了开营报告。开营仪式上,杨斌教授率先致辞,代表清华大学全体在校师生对所有参加体验营的中学生及其家长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希望这些学子能够在7个月后再次以全新的身份来到清华园,成为清华园的一份子。
杨斌向到场的中学生及家长分享了清华大学的历史传统以及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杨斌说,清华大学经过105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一所学科布局合理、全面发展领先的综合性大学。清华的文科在改革开放后采取了积极的发展策略,“入主流、高层次、有特色”,有了长足进步,相当数量的文科学科在国内名列前茅,涌现出了一批顶尖学者,并且重视培养人才工作,值得所有文科学生选择。在具体的教学改革方面,杨斌举例,清华在国内率先采用相对等级制,取消百分制,已经在2016级新生中全面实施。这一改革举措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不只是紧盯着学分绩,而是视野更开阔,选择更多维,除了知识学习之外发展能力、提升素质、锤炼品格,从而促进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对于专业选择,也许你们现在仍然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这种感觉到了大学还会持续,这有可能,也很正常。这种忐忑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清华的教改就是要使你的这种不确定性在清华还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可能发现自我、探索调整。“杨斌表示,希望大家意识到清华传统的可贵,选择清华,也选择一生对民族和人类的责任。
邓卫教授作了十分翔实的关于清华文科发展建设的主题报告。报告伊始,邓卫幽默地说,自己接到报告邀约时,曾反问:选择清华还需要理由吗?结果得到的答案是:选择清华不需要理由,但选择清华的文科需要理由。听到此处,现场掌声雷动。接着,他从选择清华、选择清华文科以及今日清华的发展思路三个方面,对中学生做了细致而生动的介绍。
邓卫从清华大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路径、文化要素等三个层面入手,告诉中学生们:如今的清华大学已经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极为丰富、极为独特的大学文化。邓卫介绍,清华文科的典型特点是规模较小、水平很高,注重“文理渗透”。我们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重要,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半个人”,与新百年清华“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发展思路相吻合。未来,清华大学会更加重视文科尤其是基础性文科建设,更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重视促进学科交叉和文理渗透,为文科学生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多机会。最后,邓卫向中学生们发出邀约:选择清华很重要,选择清华文科非常明智,希望再见到你们是在清华的开学典礼上。“你们未来的大学生活,肯定会比我今天讲得更精彩、更丰富、更成功。”邓卫说。
此次体验营的主办单位包括经管学院、法学院、新闻学院、人文学院、社科学院、新雅书院等,体验营为期3天。除了开营仪式外,1月14日晚,所有中学生分组与各院系老师及清华在校学生面对面座谈,就清华大学的专业特点、校园生活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1月15日全天,体验营还专门安排了14场文科专场报告,人文学院副院长彭刚、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新雅书院副院长曹莉、外国语言文学系陈永国、人文学院汪晖、美术学院徐迎庆等14位教授亲自到场,为中学生和家长讲述学科前沿并答疑解惑。
此外,体验营还设置了测试环节,笔试科目包含阅读与表达(中英文)、数学与逻辑、文科综合,面试内容为文科综合面试和学科专业测试。举办院系将根据营员的笔试、面试和学科专业测试等综合成绩择优评定获奖营员。
供稿:本科生招办 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