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七一”讲话具有强大的理论感召力
——来自教育界的声音
光明日报 2001年8月27日
连日来,全国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座谈、研讨等方式,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决心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讲话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大家认为,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心愿,与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显示出了强大的理论感召力。
“三个代表”是对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
袁贵仁(教育部副部长):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总结我们党80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讲话》开头讲了“两个80年”,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原因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讲话》在结尾讲了“两个一百年”,说明在实现祖国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已经奋斗了50年,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都“取得了巨大进展”。在今后50年的奋斗中,只要我们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也必将胜利完成。“三个代表”思想蕴含在“两个80年”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之中,它是对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七一”讲话体现了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精神,创新是《讲话》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典范,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大学要做实践“三个代表”生力军
陈希(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高等学校贯彻“七一”讲话,首先要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创新人才,使之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其次,是要加快学校体制、机制包括人事制度的改革,创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一方面在教书育人中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认识未知世界,探索科学真理,在科学研究中创造新的知识、技术,实现新技术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高新技术企业,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汲取全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以此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让“三个代表”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徐锡安(北京市委常委、市教委主任):“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们必须站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高度,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事业,实施首都教育先导发展战略,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己任,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发挥教育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首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对于北京的发展至为关键。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各级各类人才,为首都各条战线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教育战线必须站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时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己任,努力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力军。要大力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别是要适应北京未来发展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要积极推进“三个代表”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使之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主题。(本报记者朱振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