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 正文

无标题文档

周培源 生命因科学精彩(三)

北京青年报

李俊兰 2002年08月28日

  1936年,利用清华教授带薪休假的机会,周培源教授来到美国普林斯敦高等研究院,参加由爱因斯坦主持的相对论研讨班,这使他得以与衷心仰慕的大师近距离接触。研讨班的系统课程由爱因斯坦的两位助手承担,但他常常介绍手头工作,诚恳地与大家进行讨论。周培源曾就广义相对论引力论的坐标问题向他提问,当他得知面前这位青年学者来自中国时,他提起1922年去日本讲学途经上海的情景,他说中国人民是苦难的人民——据《爱因斯坦文集》编译者、自然科学史专家许良英介绍,爱因斯坦往返日本途中在上海停留三天,他看到有人在路边砸石头,经询问得知:砸一天碎石块仅得5个铜板,他在日记中表达了对中国人民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同爱因斯坦的第一次交谈,一定在青年周培源心中翻起过巨澜,直到晚年他同许良英先生谈起此事,自责之情尚溢于言表:“我是中国人,对自己国家、人民的苦难也没有他那样强烈的感受。”他真切地看到了这位犹太科学家的另一面:悲悯、善良、正义。

  一年后研讨班结束,他特意到大师家中话别,并拍照留念。女儿如玲曾问过他:“当时你为什么不跟爱因斯坦合个影呢?”为父的答道:“他是这么伟大的人,我怎么可以随便和他照相?!”其谦卑、敬畏之情可见。

  不过仅仅一年后,他就“疏离”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学术上另起炉灶。

■科学无国界 科学家有祖国

  温婉、清丽的林徽因女士突然色变。

  其实对方只随口一句聊天话,其实对方还是家里的老朋友,抗战时一起共患难呢,以林女士大家闺秀的气质修养,以她广为人知的诗心诗情,她不至如此激动。

  原来是为了周公——周培源。

  那是1946年末,抗战结束,众教授返回清华园,只是内战正酣,物价飞涨,生活非常清苦。老朋友来访,提起尚在美国的周先生一家:“我看周公是不会回来的了”——正是这句话令林徽音花容失色,她厉声说道:“周公一定会回来的!”语气之坚定,令身旁一位中学生吃了一惊,这位中学生正是她的爱子梁从诫。   显然,以经典之作《别去掉》享誉文坛的女诗人,真的没有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和对老朋友真挚的信任。

  其时,周培源教授一家在美国,已三年有余。

  1937年与爱因斯坦话别返国不久,“七 七”事变华北沦陷,全家人随清华师生先长沙,后昆明,最后在滇池西畔安了家。

  据西南联大的老学生、原北京大学副校长沈克琦教授回忆:“周先生的家距学校大约40里路,他养了一匹枣红马,每天先送两个女儿上学,然后骑马到校上课,人称‘周大将军’。后来生活非常艰苦,只好改骑自行车。就这样,风雨无阻,从未误课迟到,同时还进行着科学研究。”   就在滇池西畔,他调转了十几年的研究方向:相对论“下岗”,“湍流”上马。理由是:相对论是长期的理论课题不能直接为反战服务,大敌当前,科学家须以科学挽救祖国……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武际可教授以最通俗的方式介绍周培源先生从事的湍流研究:“湍流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现象,譬如我们向一杯水里放一匙糖,若不搅拌,糖在水中呈‘层流’状态,3小时后才能完全扩散。如果搅一搅,三四秒钟即可溶解扩散,此时则呈湍流状态,可见湍流有加速传质、传热的作用。愈常见的现象人们往往愈不去想它背后的基础,湍流理论是物理学最困难的领域之一。人类如果攻破湍流奥秘,天上的飞机或水下的船艇,都可以减少阻力,提高效益、提高能量,可以避免因空气涡流造成的飞机失事……”

  据说沉潜于湍流中的周教授,整日把自己关在一间阁楼上,甚至与陈岱孙、李继侗等一班好友达成默契:来去随意,不必应酬接待。很快,第一篇湍流论文发表于1940年的《物理学报》,但因战争阻隔,国外鲜知。

  但这样的前沿课题却令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兴奋,林家翘、胡宁、郭永怀、钱伟长等人都于此时追随他从事流体力学研究。此后随战事相持,庚款留学得以恢复,周教授又将他们一一送至国外深造,后来都成为各领风骚的卓然大家。

  此前,他还开设了“弹道学”课程,钱三强夫人何泽慧和王大珩先生均受业于此时,他们均有志于“以物理捍卫国防”。

2002年08月28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