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清华大学师生喜庆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

今天,清华园里阳光灿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校园的主干道和二校门前悬挂着热烈庆祝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横幅标语。清华大学的广大师生员工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上午9:00,十六大隆重开幕,会议室里、实验室里、宿舍里,师生们早早等候在电视机前、收音机旁,收听收看大会开幕式的盛况,聆听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央委员会做的工作报告。“学生清华”网还对大会开幕式进行了网上直播。
(一)
在工字厅东厅,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副校长顾秉林、党委副书记张再兴、庄丽君、杨振斌、纪委书记孙道祥和师生代表、民主党派负责人等一起收看了大会的直播,并进行了热烈的座谈。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描绘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发展的美好远景,令大家激动不已。大家纷纷表示,13年来,我们的国家日新月异,民族复兴的史册上增添了光辉的篇章。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清华大学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践证明,13年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过程中,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教授说,听了江总书记的报告非常受鼓舞。报告高屋建瓴、精辟透彻,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报告中关于创新和发展的论述,对于我们教育创新、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报告中特别提到继续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近年来,教育战线特别是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总书记强调了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教育要优先发展,强调教育创新,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同时感到责任重大。去年我校90周年校庆的时候,总书记为我校题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体现了党和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下一步,我们要组织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的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改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结合我校实际,做好“十五”、“211工程”和“985工程”二期建设的各项规划,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努力实现党和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教授说,听了报告很振奋,这个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践的新的发展,是21世纪振兴中华民族的动员令,是一个行动指南。这13年里全国各方面发展形势都非常好。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1989年,我校在校博士生的数量是651人,现在已经达到3700多人。博士生导师的数量也从120多位增加到700多位。这些数字变化体现了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发展。清华是这样,整个教育也是这样。我们也切实感受到这13年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近5年里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江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教育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并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就是要创新,总书记多次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源泉,最近江总书记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的讲话里提出了教育创新。创新确实在学校教育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学校今年有博士生分别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文章,这和研究工作中的创新是分不开的。我们学校取得的成绩,都是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取得的。我们要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起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把学校建设好。
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衍达教授说,近13年来我国在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众多的国内矛盾的情况下,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报告中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此,我们信息学科的工作者感到非常亲切,也深感责任重大。报告中把教育提高到先导性、全局性的高度,使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处在重大的发展机遇当中,我们要进行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把握机会,迎接挑战。
党委副书记杨振斌说,我们要组织同学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报告,深刻领会十六大的精神,并且引导广大同学献身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当中。高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他们具备为祖国献身的基本知识、素质和觉悟,引导他们向优秀的校友学习,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水利系教授、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周建军说,江总书记的讲话对前面13年和党的十五大以来5年的发展做了非常精辟的总结,对今后的发展描绘得非常清楚。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发展的火车头、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民主党派,我们应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配合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他说,江总书记在报告中描绘的蓝图非常令人振奋。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业,我们学校在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中要让他们看到在今后的复兴大业中他们能够发挥的作用,推动他们在民族复兴的大舞台上做出更多的贡献。“三个代表”中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在坚持创新的同时,学校的科学研究也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在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多做贡献。
工程物理系教授康克军说,听了报告感到很振奋,党中央为我们国家未来20年、50年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而具体的目标,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觉得心里很踏实,信心很足。同时我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工作。这些年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一点我体会很深。“同方威视”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取得的每一步成功,无论是思想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现在,我们已经签订了29套设备的出口合同,设备的核心技术是我们的自主知识产权。驻外使节说,现在我们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宣传的时候底气就比过去足多了。国外的同学、朋友也说很羡慕我,能够投身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业。
生物系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饶子和说,我是一名新党员,今年7月1日刚刚转正,听了报告后信心十足,很兴奋。我从国外回来正赶上国家发展的好时候,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江总书记对过去13年的总结充分说明我们的党是英明的、伟大的、正确的。我们国家要建设成为一个一流的国家,我们的学校要建设成为一流大学,一流国家和一流大学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教师就应该象江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为发展。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感觉压力大,另一方面也感到一种精神支持,我所在的实验室在国家、学校的支持下,在老师、学生的努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进入了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阶段。我们实验室2002年已经发表了34篇SCI论文,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听了报告,我对国家将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也愿意为我校的一流大学建设贡献我全部的力量。
精仪系教授、民盟北京市委委员巩马理说,江总书记的报告为我们描绘了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蓝图。我们现在处在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提高小康水平,需要我们贯彻“三个代表”思想,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来体现。报告中提到我们国家的发展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我们精仪系正好既有高新技术,又有基础学科,所以感到大有可为。我们要大胆创新、踏实做事,争取新的成绩。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马扬飚说,听了江总书记的报告,感到语重心长,重任在肩。民族复兴大业是党和国家今后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成才的指针。作为一名在读博士生,我们要努力学习和钻研,做出高水平的课题,完成高水平的论文。毕业以后应当义无返顾地投身于伟大祖国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红色网站”站长、汽车系本科生曾帆说,听了江总书记的报告最深刻的感受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新途径。红色网站推出了十六大专栏,前一阶段主要是系统回顾13年来我党取得的伟大成就,从今天开始每天及时报道十六大重要报告和进展情况以及同学们的讨论。我们要让红旗高高飘扬在Internet的阵地上。
党委副书记张再兴在总结时说,江总书记的报告和大会的召开,实际上把全党、全国整个事业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报告中对十三年来我党所走过的历程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做了总结,提出了复兴民族的发展蓝图和前景。13年来,清华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是同行的,国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清华取得了历史性的大发展。在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中,我们也应该像总书记报告中讲的“有一些领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清华要率先实现世界一流。万众一心、奋发图强的号召对我们清华大学来说非常现实,非常重要。清华大学的党的工作,也要像总书记报告中讲的那样,党的基层工作要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新的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的领导下,通过我们一流大学的建设为我们振兴中华的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精仪系教授沈乐年、人文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阎学通、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薛澜、美术学院《装饰》杂志主编张夫也、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等也在会上发了言。
(二)
今天,清华大学团委也组织部分团员代表集中收看了十六大开幕式的电视转播,并就江总书记的报告进行了座谈。同学们普遍感到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深刻精辟,着重回顾了自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光辉成就,深入剖析了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水利系博士研究生刘毅说,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的形势不是十分太平,国内也有诸多的挑战,党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营造出现在这样一个稳定发展的局面是非常不容易的。总书记报告中总结的辉煌成就让我感到非常振奋。十五大以来的这五年是国家对水利事业投入最大的五年。我感到国家的发展欣欣向荣,水利事业大有可为。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一定不会辜负党和人民对当代青年的厚望。
材料系本科生田宇说,江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目前已总体上实现小康,我对此深有体会,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的确一年一年都有了不断的改善。江总书记在报告中还着重提出要关心困难群体,让全体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国家发展的成果,这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非常重要。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国家会越来越富强,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精仪系博士生于世洁说,总书记的报告使人感到很受鼓舞、很振奋。我们现在很好的发展形势是于我们党的这些年来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作为青年学子,联系江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清华90年校庆、建团80周年等一系列的讲话中对青年学子提出的期望,我们应该努力学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深入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辜负党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计算机系本科生王也说,总书记的报告给我们描绘了国家建设的美好蓝图,多次提到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任务,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大学生应该时刻有一种责任感。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建设时期,还需要大量的人才,我们青年学生应该义不容辞地将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孙伟说,看了开幕式的直播,我很激动。因为从总书记的报告中我看到了我们党所展现出来的旺盛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我想,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站在时代前沿,这就是党坚持“三个代表”的成果。
工物系大一新生祁建敏说,总书记的报告在谈到反腐败问题时,语气重,态度非常坚决,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另外,谈到台湾问题时,报告明确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反对任何组织,以任何形式将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听后令人非常振奋。
(三)
在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刚刚被北京市委授予“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的计研4班的同学们通过网络收看了大会的实况直播。同学们纷纷表示,十六大时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她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家说,我们都很兴奋!也很自豪!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继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申奥成功之后我们又迎来了十六大这一世纪盛事,世界正在瞩目这块蓬勃发展的土地。在江总书记的讲话中有一个重点就是科教兴国,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就要“胸怀祖国立志,脚踏实地为学”,搞好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为把清华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同学们非常关心台湾问题,坚决拥护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所阐述的我党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方针。他们说,我们都很关注祖国的统一,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经济搞上去了,就不会再受到任何来自于国际上有碍祖国统一干扰的影响,我们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充满了信心。”团支书谢小楠说:“听了江总书记的报告我们深受鼓舞,今后在团支部的建设中,我们要积极倡导同学们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一主题。”党支部书记黄兴李说:“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工作都比较繁重,我首当其冲地要做好手头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还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全体党员和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起做好学习和科研工作,我觉得这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一个最为实际的行动。”
(四)
今天,清华大学的许多学生自觉组织起来在宿舍收看了十六大的开幕式。
“厚德载物脚踏实地从我做起,自强不息立志投身民族复兴”,横披“紧跟党走”——在紫荆学生公寓3号楼的315房间,一幅对联表达了清华新生对于十六大的关注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当我们走进315房间的时候,在这里的十余名工物系2字班的同学正在全神贯注地收看十六大的开幕式。一面火红的党旗把房间的气氛衬托得分外的热烈,几面悬挂在壁橱上的小巧的国旗也十分引人注目。
开幕式结束后,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在同学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祁建敏同学说:“我们刚刚进入大学的学习,对未来总体的发展目标还没有完全明确,江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我们党在过去几年里的基本经验,为以后党的工作明确了方向,这对我们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解决实际问题也非常有指导作用。”何保钦同学这几天一直在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关十六大的节目,对以前党的代表大会的内容也做了学习,他说:“我是一名国防工业定向生,将来会到四川工作,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树立起一种信念:要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史文卿同学说:“我们同学除了注意国内的主流媒体对十六大的报道之外,还很关心国外对于十六大的报道。作为肩负国家发展重任的大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走向不仅是我们自身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从心底爆发出来的强烈的愿望。我们党的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的,国家的繁荣昌盛为我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作为一名新生党员,要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为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
(五)
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清华大学党委在思想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等方面作出了认真的工作部署,开展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本学期以来,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校贯彻江泽民总书记5月31日重要讲话,组织学习辅导报告会,印发相关内容的《学习参考资料》,校、系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等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学习、讨论和交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此基础上,学校又组织了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邀请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赵晓作了题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报告,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作了题为“首都当前形势及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作了题为“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其走势”的报告。通过这些报告,师生们深入地增进了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了解,提高了对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认同,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责任感。
全校师生把迎接十六大的热情投入到建设一流大学的实际行动中。制定“十五”期间“21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通过了专家组的论证;制定“985”建设二期规划,进一步促进学校重点学科及整体事业的建设与发展;继续深入开展“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学风教育,在校园建设良好的学习风气;持续举办“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加速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各条战线的同志们都在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正象我校当选为十六大代表的党委书记陈希同志所说:“在清华,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临近十六大召开的日子里,校园里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异彩纷呈。10月29日、30日晚,校工会在大礼堂举办清华大学教职工“喜迎十六大”文艺会演,全校32个单位的近千名教职工载歌载舞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校报《新清华》开辟专栏“‘985’建设巡礼”,清华电视台设立系列专题报道“聚焦‘985’”,介绍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学校的宣传橱窗专门展出了迎接十六大祖国建设成就的图片和我校发展建设的照片。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研究生会也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为了迎接十六大的召开,学校有关部门也在交通、治安、防火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使校园呈现出祥和和喜庆安全稳定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师生们表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据悉,随着党的十六大的进行,学校还将继续进行学习和座谈活动,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