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清华学子寄语十六大四:继续坚持和深化科教兴国
人民网 2002年11月03日
“科教兴国”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项基础战略,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发言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做出的重大部署。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党和国家将“科教兴国”战略视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项重要策略。在十六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我依然想说:科教兴国不可忘。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并且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科技投入逐年加大,科技工作的基础环境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一些关键领域有了重大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然而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问题。在科技发展方面,缺乏对高新技术与基础科研的投入是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在教育发展方面,我国尚有15%人口地区未“普九”,甚至不少地方“普初”仍然困难重重。从全国看,“普九”的总体水平是不高的,基础还不牢固,薄弱环节还很多,在今后比较长的一个时期,推进“普九”和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的任务都十分艰巨。
从历史上看,正是由于党中央正确实行了科教兴国战略,才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各个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继续在新的世纪,在党和国家重新回顾历史,面对未来的重要时刻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并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政策和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从全球经济与世界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目前在科技发展与教育发展方面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这些发达国家依然投入很大的力量进行科技和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在这种形势下,坚持和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也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由之路。
在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新的挑战。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我们还应该从体制改革、人才政策、资金投入和工作部署等方面,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具体说来,在科技发展方面,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在基因组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寻求原始性创新,占领世界科技竞争制高点。
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力争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科技领域取得突破。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优先解决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产生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性战略技术。
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是积极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努力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
在教育发展方面,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基础教育,继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与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发展高等教育,加强“211工程”的建设。通过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形成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科研的整体优势。并促使这些高校和学科成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的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重大问题的基地。 随着新世纪序幕的拉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十六大的召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党中央会继续坚持和深化科教兴国战略,领导整个国家走向新的繁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