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三个代表” 传播科技火种
我校博士生报告团足迹遍布祖国各地
10月17日,以“实践三个代表、传播科技火种”为主题的2002年暑期“清华大学博士生辽宁行、内蒙行”总结大会在二教会议室举行。
今年暑假,应辽宁省人事厅、内蒙古科技厅的邀请,我校28名博士生、硕士生分赴两地11个城市,行程1万多公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共举行了面向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学生、群众的科技报告21场,内容涉及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IT技术前景与展望、科学化管理与规划等多个方面。
辽宁行的20名博士生来自计算机、环境、机械、土木、生物、工物、力学以及公共管理学院、经管学院等15个不同院系,他们走访了鞍山钢铁集团、中国石化辽阳分公司、大连造船厂等十几家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座谈。
同时,为统一思想、加强组织管理,博士生辽宁行期间,报告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负责开展党组织生活,先后组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的“5·31”重要讲话等学习讨论活动。
奔赴内蒙的8名博士生、硕士生在10天程近6000公里。内蒙古河套地区自古就有“赛江南”的美誉,但是,报告团成员关注的不是美丽的景色,而是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在紧张的行程中,8位团员互相帮助,以良好的团队精神风貌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活动。几名同学因为不习惯当地饮食而生病,但仍然坚持作报告。法学院的陈凤琴同学新婚不到一周,就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参加到内蒙行的活动中来。
怎样培养适应社会需要、能担社会重担的现代高素质人才?博士生报告团是我校博士生培养方面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得出的产物,是多年研究生社会实践创意的升华。为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学校从1984年开始,每年选派部分在校研究生赴基层企事业单位进行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长达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并从1987年开始将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在校研究生的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在校党委支持下,1999年组建了清华大学博士生报告团,组织在校博士研究生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奔赴祖国各地,三年来先后组织了“清华博士生浙江行”、“清华博士生西部行”、“清华博士生军旅行”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采用科技报告、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科技服务等形式,向党政机关、国防部门、国有企业、中小学校传播最新科技信息,广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现在,博士生报告团的足迹已经遍及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举行大小科技报告会200多场,听众超过10万人,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国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而这样的活动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很多同学归来之后都有这样的感想:“受教育最深的还是我们自己。”
校党委副书记庄丽君、杨振斌等出席了总结大会,并对博士生报告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通讯员 赵莫辉 记者 周襄楠 编辑 类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