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乡村调查何以得到总理赞许
——李强《乡村八记》的后续报道
科技日报 2005-6-21 仇方迎
温家宝总理批示:“《乡村八记》是一篇有内容有建议的农村调查,记事真切、细致、生动,读后让人了解到农村的一些真实情况,给人以启示。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心农村,实属难得。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作文章”———
李强的指导教师李彬———记利当记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可爱的小强现在成为明星了!”6月16日下午,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学习温家宝总理复信座谈会上,李强的指导教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说道,“今年寒假,李强说要去乡下调查,我以为是小青年心血来潮。回来后,学院举行社会实践座谈,特意让他说说这次经历。他也没有说什么。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他给我发来邮件,是一篇4万多字的《乡村八记》。我又惊又喜,一口气把它看完了。”
李彬老师说,“李强是那种敏于思而讷于言的人。他的文章老到,波澜不惊,深得费孝通真传。他的出现,是基于清华大学校风、学风、作风的一系列传统,以及他个人所做的一切,是和学院、学校、社会的倡导分不开的。”
他说,“有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与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知识无关,而实际上正是温总理所说的‘有责任心’的新闻人之大关节。大学生首先要解决这个大关节,就像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党代表洪常青所说,要解决‘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天下大事,向学生推荐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斯诺的《西行漫记》等。我常说,‘记利当记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许多同学在城市里长大,在蜜罐里泡大,读了《乡村八记》,都心有所动。”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
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我写信是希望让总理看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说,“总理日理万机,我没有想到他会回信。结果他热情洋溢、工工整整地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了批示。这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年学生的爱护和关心,同时也为新闻工作者指出了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无论是对学界还是业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范敬宜说,“李强的《乡村八记》不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深入实际的精神,同时也是清华校风、学风培养的结果。李强在李彬老师指导下,学习了费孝通的《乡村中国》等著作,这就为社会调查提供了理论准备。”
他说,“李强的《乡村八记》发表后,有的同学不服气,说,给我机会,范老师也推荐,我做得也不见得差。这话是有道理的,不是狂妄。在清华,李强并不是个别案例。”
范敬宜认为,现在社会上对大学生有偏见,其实大学生的本质是好的,李强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温总理在批示中讲到“一个责任、两个热爱、四个用心”,用心就要亲自了解国情,了解农村,了解群众。中国最大的国情在农村,了解了国情才有底气。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赠同学们两个字:责任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我在2003年的毕业典礼上,以《让责任引领人生》为题致辞,赠送给毕业生两个字,那就是“责任”。向同学们提出:要牢记母校的重托,承担起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要发扬母校的学风,担负起不断学习、探求新知的责任;要继承母校的传统,承担起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责任。当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希望,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党中央、国务院本着对人民和国家的崇高责任,领导全国人民赢得了抗击非典的战斗。这场战斗教育了我们,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对人民负责任的国家,才会有对学生、社会负责任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国家负责任的学生;只有为社会、为国家勇担责任的学子,才能真正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而今天,温总理的重要批示进一步说明了责任之源,这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顾秉林说,清华大学一向崇尚“行胜于言”,有着高度重视实践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系列卓具成效的实践教育模式。如蒋南翔校长当年提出的“真刀真枪搞毕业设计”;改革开放以来,校团委一直坚持开展的社会实践;《邓小平概论》课长期坚持的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等。而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以来就一直力行实践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子,李强同学的《乡村八记》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
他强调,“对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不是短短几天的事情,需要贯穿学校办学的始终,以后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去解决,我们要认认真真地把这些事情做好、做实、做出水平。”
《乡村八记》作者李强———
“越接近基层就越接近真理”
《乡村八记》的作者、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二学生李强说,当我得知自己的调查报告得到温总理的批示时,内心真的很激动,很振奋。这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鼓舞我们继续去深入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
总理在批示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位二年级的大学生,如此关注农村,实属难得……”从总理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总理指出了当前在校大学生不大了解基层社会的这一现实。我觉得的确是这样。就我平时的感觉,有些同学平时身居校园,关注的东西太过狭窄了,缺乏一种国情意识,这点应当引起注意。
不过在清华,我还是感受到了一种积极的氛围,我觉得清华的学生历来有一种忧国忧民的传统,或者说是国情意识。平时走在清华校园里,宣传板上各种各样的关注国情的讲座应接不暇,同学们平时聊天谈话,也总会涉及这些话题,诸如“三农”、“国企改革”等等。
李强说,“我在来清华之前,是没有这种意识的。在清华的两年,我经历了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我深刻地体会到清华的氛围对于塑造一个学生有多么大的作用。学校积极倡导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使我们受益匪浅。”
李强特别推崇范敬宜院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年轻人不要只盯着眼皮底下0.5平方公里,应该放眼960万平方公里。”他说,“正是基于这一点,我才会到农村去看一看。就我个人而言,我从小长在城市,所受到的农村的影响,仅仅限于父母的讲述和小时候常常来我家的乡下亲戚,而当我在今年过年前回到姥姥家的时候,我真正受到了一次教育”———
“我是下午两点五十分的时候坐上长途车的,在这之前,我刚刚在家享受了一天。而两个半小时之后,我来到了一个没有路灯的漆黑的村庄,等待我的是索然无味的面片汤和吃了不怎么消化的玉米面豆包,屋子里只有一盏40瓦的灯泡,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坐在炕头上,和一身疲倦的姨父和二姨讨论家里的收支问题……”这些情景,李强今天回忆起来依旧历历在目。
李强说,一个家庭一年忙活到头,还要欠别人898.76元,而且这是他所在的村子的普遍状况。在余下的七天时间里,我又陆续跑了三个村子,两个乡,和村民、村干部、乡干部聊天,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中国内陆农村的真实情况。而我们可以放眼来看,中国现在有9亿农业人口,占到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可以说他们生活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这就是国情,是我们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所应必备的常识,是我们工作的热情与责任的源泉。
因此,我的感觉,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应该走出去,到农村、到工厂、到街巷当中去,在基层当中去了解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现实状况,范院长有句话:“越接近基层就越接近真理。”让我们在这种实践当中增进自己的国情意识,懂得国情才有底气。
李强说,实践固然重要,理论同样不可忽视。我很庆幸自己学习生活在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这样环境中,这里,有很多老师指导我们静下心来,读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实在是难能可贵,我这次实践之所以成行,很大层面上是由于读过了《黄河边的中国》和《乡土中国》这两本书。现在要静下心来读一些书,这非常重要。
清华师生———
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当李强的《乡村八记》成为舆论热点的时候,该校经管学院一本《中国农民故事》的调查报告集也悄然问世。书中收集了60多个农民的故事,都是经管学院学生利用假期与农民进行面对面调查、交谈而撰写的。该院长期以来把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如2000年的西部8省调查、2001年的东部5省调查、2002年的中部4省调查等等,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夏天,经管学院和经济系还将组织目前大二年级的全体本科生赴甘肃省开展大规模的农村调查与实践活动。
编著此书的经管学院教师钟笑寒在座谈会上说:“从李强这名普通学生身上,以及参与《中国农民故事》调查的我身边的许多学生身上,我都能感到,当代的大学生对国家和人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又不乏冷静的思考。”
曾到过小浪底工程和三峡工程工地实践的土水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刚,被水利工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所吸引。他说:“既然要干,就要到水利建设的主战场去。中国水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就是西南地区。在导师推荐下,我选择到四川的二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工作并已签约。二滩公司是目前中国水电开发的几个主要业主单位之一,它负责雅砻江流域的开发。20年内,雅砻江上拟再建21个水电站,总装机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其中锦屏一级为世界第一高拱坝(305m),两河口将为中国第一高土石坝(305m)。这些工程中有很多挑战性的课题,是我发挥才干的大舞台。”
曾在河北省固安县牛驮镇参加3个月农村法律援助活动和农民吃住在一起的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刘芸说,维护社会公正要立足中国国情,法律人不能忽视的恰恰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在乡土上辛勤劳作的9亿乡亲。
曾深入四川阿坝地区“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姜琳说,记者笔下有财产千万,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新闻专业的学生的这种责任感不仅来自良好的教育,也来自各种社会实践……
在清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蔚成风气。各院系结合自己专业特点,形成了富有创造性、多样化的实践教育模式。师生的共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心。
据清华大学团委书记郑浩峻和教务处主任陈永灿介绍,清华大学的社会实践已经形成了寒暑假集中性社会实践与双休日和志愿服务组成的日常性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目前已有十多万名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除大批社会实践基地外,学校还建设了不同学科的专业实习基地,如三峡工程水利实习基地、河北固安法学实习基地等,“实践教育不仅是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国情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责任心、让学生熟悉未来发展舞台和社会环境的有效途径。”
■原始新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假期回乡探亲的机会,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思考,写出了一份客观、深刻、生动、翔实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将这篇报告寄给温家宝总理。四月二十八日,温家宝总理亲笔复信给范敬宜,对李强同学的《乡村八记》予以高度评价,对他深入农村调查的行动予以热情鼓励。六月十六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全文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复信和《乡村八记》的概述,在学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据清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