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学习总理复信 - 正文

实践坚定了我的事业选择

水利系博士生  王刚

  今天参加这个座谈会,我想结合学习温总理复信的体会,谈谈自己的就业选择。

  在博士毕业前,我签约了四川的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我之所以选择到水利事业第一线工作,来源于我参加的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正是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才深刻地感受到祖国水利事业对于高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并强烈地认识到一名水利专业的学生应以所学的专业知识报效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清华大学的本科学习期间,在学校的倡导下,我曾到过小浪底工程和三峡工程工地实践。在工地的时候,总是被水利工地的那种热火朝天的宏大建设场面所深深吸引。通过在工地的所见、所闻以及调查,让我切身体会到水利事业是一个造福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然而,由于水利工程一般都处于比较偏僻的山区,条件比较艰苦,很多大学生都不愿意到第一线去工作,有的为了能留在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甚至改行了。工程单位迫切地需要人才,却招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这个现状,让我们参加实践的同学感到担忧,同时心中也初步树立了投身水利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本科毕业时,由于学习成绩比较优秀,我被免试推荐到本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了多个大型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在这些工作中,通过和水利第一线单位接触,我更加深深地感受到,水利事业需要像硕士、博士这种受过比较高等的专业训练的人才。水利工程的设计目前虽然主要是靠经验判断和类比,但是理论的导向作用是相当重要的。有些工程浪费、失误,其实就是源于一些理论上的偏差。博士毕业后,选择工作的裕度更大了,可以竞争留校,出国,留在条件比较好的东部发达城市。何去何从,我也曾犹豫过。在就业初期,学校就开展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就业引导,水利系也利用50周年系庆的机会,广泛组织学生与在水利第一线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学长座谈。在这些活动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水利专业的学生,应该选择到水利工作的第一线去,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且,我觉得既然要干,就要到水利建设的主战场去。中国水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就是西南地区。在导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四川的二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二滩公司是目前中国水电开发的几个主要业主单位之一,它负责雅砻江流域的开发。20年内,雅砻江上拟再建21个水电站,总装机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其中锦屏一级为世界第一高拱坝(305m),两河口将为中国第一高土石坝(305m)。这些工程中有很多挑战性的课题,是我发挥才干的大舞台。

  也有朋友劝我说,事业的成功是要靠很多外部条件的,你去第一线,一头扎到最底层,起不来怎么办?我认为,事业的舞台需要自己来搭建。我去第一线工作不只是盲目的热情,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设想。作为一个博士毕业生,我到水利工程的第一线,不仅仅起到一个高级技术员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利用自己的理论和科研背景在工程实践与工程科研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可以把工程中的问题提炼成科研课题,提供给高校等科研单位研究解决,让科研直接面对第一线的水利工程实践,促进我国水利的设计、施工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回想我的就业历程,离不开社会实践中对水利事业的了解,离不开学校的就业引导,离不开导师的帮助。是它们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进行了思考,做出了选择。温总理的批示,使我更坚定了信心,今后一定要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国家和人民、向培养我的母校老师、向关心青年人成长的温总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5年06月17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