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化工系建系60周年 - 正文

清华化工六十年

建系至院系调整(1946-1952)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建立于1946年。当时清华大学刚刚从昆明迁返北京复校,又处在解放战争时期,新建的化工系条件颇为简陋,系址位于二院的几个教室,系办公室在电机馆内。1946年秋季招收第一届新生,学制4年。1948年12月清华大学解放时,全系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

  解放后,化工系得到较快的发展。受燃料工业部的委托,筹建了燃料研究室,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个研究机构。1950年承担了朝鲜前线军用航空燃料油的化验任务,并举办了油料训练班,为军队后勤部门培养了技术干部。1950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同年设置了石油炼制专业。至1952年,已有化学工程和石油炼制两个专业,教师24人,其中正教授8人,如侯祥麟、曹本熹、朱亚杰、武迟等。

  1952年8月,根据教育部关于京津塘6所高等学校化工系调整的决定,清华大学化工系停办,成立了石油工程系。1953年2月,以石油工程系为基础,建立了北京石油学院,暑假后迁出清华园。至此,1946年-1952年共招收6届本科生356人,两届研究生共5人。

复系至“文革”(1958-1966)

  1958年7月,“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和培养新技术专业干部的需要”,清华大学校务会议决定建立工程化学系,设塑料专业。同年开始招本科生。1960年学校决定将工程物理系的有关原子能化工的专业调整到工化系。全系设置3个专业:放射性物质工艺学专业分为两个方向,即天然放射性物质工艺学(110专业)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工艺学(120专业),轻同位素分离与应用专业(130专业)和高分子化合物专业(140专业),学制均为6年。

  1958年复系后正值国内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前苏联中断对我国的援助,工作受到严峻的考验。全系教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教学质量达到较好水平。科研方面,60年代初期,在汪家鼎、滕藤教授等的组织指导下,结合辐照核燃料后处理,开展了铀钚及裂变产物化学性质和萃取工艺、萃取设备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1964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核燃料后处理工厂研究和设计”(简称“712”),该项目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与工业部门大力协同下完成的,前后历时两年多,全系近100名师生参加,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系统的实验数据和运行经验。1968年按工化系技术设计的核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建成,一次投产成功,使我国的后处理工艺在60年代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该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同期,工化系开发出的浮动喷射塔板在兰州炼油厂试车成功,经济效益显著,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承担化工部重要军工项目“聚四氟乙烯的研究开发”,完成了实验室研究和中试实验,为特种塑料研究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新产品发明奖。

“文革”期间(1966-1976)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持续10年的动乱使工化系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1970年后,工程化学系被彻底改组:有关原子能方面的教工调到试验化工厂,土建系的建筑材料和动农系的热工教研组调入工化系,重新组建的系改称为“化学工程系”,设高分子化工、非金属材料、化工设备(后改为化学工程)和基本有机合成4个专业,学制3.5年。1970年暑假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至1976年,共招收6届工农兵学员1333人。

  按当时的“校办工厂,厂带专业”的要求,高分子教研组在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建成了直接光气法生产聚碳酸酯中试车间,既是办学基地,也生产部分产品供应市场。

专业和体制再次调整(1977-1987)

  1978年,化工系的体制和专业设置做了较大的调整,同时恢复了工程化学系名称,放射化工专业的大部分教师被调回系里,基础部的普通化学教研组也划归工化系。调整后设有高分子化工、非金属材料、化工系统工程、应用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和普通化学等10个教研组和仪器分析中心。设置了高分子化工、化学工程、应用化学(1986年改称工业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5个专业,1977年开始招生,学制均为5年。上世纪80年代初,1977级化72班同学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该口号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和社会各界,激励了一代年轻人。

  1980年2月,学校决定将工程化学系改名为化学与化学工程系。此时化学化工系是全校规模较大的系之一,教职工人数达430余人。系里教学、科研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化学工程专业可授博士学位,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应用化学专业可授硕士学位。1984年在全国化学工程学科评审中,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学科的综合实力名列第一,被首批批准进入国家重点学科。

  1985年初,根据学校“解放思想,明确目标,改革体制,组织队伍”的要求,对化工部分的体制进行改革,新成立了6个教研组,即化工分离工程教研组、化学反应工程教研组、化工过程工程与技术经济教研组、化工热力学与动力学教研组、环境化工与核化工教研组、生物化工教研组。此次改革增加了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了学科发展。

  1985年10月,学校为加强理科建设决定将化学与化工系分成化学系和化学工程系两个系。1987年又将非金属材料教研组及所属专业调出。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有两个专业、7个教研组和设备先进的仪器分析中心调出,化工系的发展面临再次创业的挑战。

  1977年-1987年10年来,教学工作稳定发展,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科研上坚持了科学研究与教学生产相结合,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方针,完成了“六五”、“七五”攻关课题和大量横向合作项目,一大批研究成果通过鉴定,获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奖17项。1987年国家计委、科委、教委联合批准建立“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其中的“萃取分离实验室”建在化工系(1991年通过验收正式运行)。

改革发展创新提高(1988年至今)

  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1989年把高分子化工、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三个专业调成了高分子材料及化工、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1993年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把系体制调整为四所、一组、一厂,即化学工程研究所、生物与医药化工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研究所、化工原理教研组、化工制品厂。化工系的发展再次进入相对稳定的新时期。

  1995年-1998年,化工系先后制定了“九五”规划、“211”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的总目标是:“发扬现有优势,把握学科前沿,坚持理论、工艺和工程的结合,发展学科的交叉与新生长点,扩大辐射区域,狠抓重大成果,迅速增强实力,到2011年建校100周年时,使化学工程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学科建设上,从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和加强基础研究等三个方面认真选题,在萃取分离、流态化技术、系统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教学上,1996年化工系首批进入本硕贯通计划的试点,按照“提高水准、明确定位、重点突出、整体优化、加强综合、增进能力”的思路,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使课程体系的综合性、讲授方法的启发性、课程内容的创新性有了明显改进。对研究生进一步加强了创新思想的培养。1997年获得了“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队伍建设方面,正确面对“九五”期间队伍变化的特点,着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完成第一线重担向青年一代转移。

  1999年制定了“985”一期化工建设项目规划,指导思想是:“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平台建设为保障,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学科建设。初步建成国际先进的化学工程学科与国内领先的高分子材料学科。”项目的完成,进一步强化了化工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的学科优势,推进了分子组装、微观结构及其调控、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等新学科方向。同时,扩充了研究基地,改善了教学条件和环境。在专业设置方面,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调整为“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2004年首次对外招生。在搭建公共课程平台的基础上,突出构建学生“厚基础、宽专业、大化工”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2002年、2003年各有一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队伍建设上,重视引进国内外人才、加强培养本校人才、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

  2005年底“十五”和“211”二期建设项目完成。该项目的实施使学科建设更加突出向能源、生物医药和特殊化学品、新材料和环境生态工业领域发展,倡导生态化工的学科理念,努力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发挥更大作用,最终实现引领学科发展方向,跻身基础研究前沿。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更新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化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在课程设计、实验室建设中,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005年、2006年又有两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至此共有4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在全国高等化工院系中名列第一。

  60年的发展历程,化工系已成为学科布局合理、师资队伍和研究实力雄厚的工程科学系。目前有教师70余人,正教授3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拥有四个研究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8700多人,其中研究生1500多人。一代代化工系师生员工的艰苦创业、不断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和突出业绩铸就了化工系的优良传统和辉煌历史,成就了清华大学化工系在国际国内学术和工业界的声誉,也为清华大学化工系在21世纪为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业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006年09月26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