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2007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 正文

淡墨出尘 万物归心

——访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王前

●学通社实习记者 吴文君

  王前,软件学院2004级本科生。作为党员,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力。三年来,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年级的前五名。

  在科研方面,王前参加了SRT项目“《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辅助系统”。该系统现在用于软件学院《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和《数据结构》课程;参加SRT项目“清华校园网登陆系统(Tunet)客户端的改进与开发”,该系统在校园内得到广泛应用。

  现任校学生会副主席、曾任软件学院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权益部部长等职务。除完成常规活动之外,还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了书市、讲座、参观等很多同学既欢迎又满足其需要的活动。

  体育成绩达到国家3级标准,两次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

  拨开这些环绕着的光环,我们走近王前,感受到的是一颗真实而平静的心灵。


  为学在“悟”

  2004年,王前从辽宁省庄河高中考入了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也从此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当被问及专业选择的时候,王前的答案很简单:“当时高中学的数理化我都不太感兴趣,一般的工科专业又很陌生。电脑、软件还有些概念,就报了软件学院。”

  当谈及高中和大学学习的区别时,王前感触颇深:“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学习态度的改变。在高中时,我们都是为了高考。在大学里是要学习能力,不仅要学懂,还要学会如何应用。当把所学用于所做,你会发现可以学到更多东西。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的学习要求我们有更大的主动性。首先要有想学好学通的愿望和决心,才有可能真的学好。”

  王前说,他自己的学习动力更多地来自于年轻人的好胜之心。“可能大家都有这种想法,只要经过努力,别人做得到的我也一定可以做到。但这种自信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则就会变成自负,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如果自己做得不够好,我会想一想我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吸取别人的经验来完善自己。”

  在王前看来,知识的学习固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是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对学习本身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有了这些,也就明确了学习目标,也就可以走得更坚定。正是深刻的思考让王前有了更广阔的胸怀,更深刻的社会责任感。身在校园,心兼天下,王前让我们懂得:学习固是书生事,书生之志却不只在学习。

  工作中成长

  浏览王前的简历,会发现社会工作是很浓重的一笔,班委,团委,学生会……王前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工作岗位。

  王前对社会工作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我们来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等。

  他说:“有人说社会工作会耽误学习时间,其实社会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与人打交道,可以更多的与不同的思想交流,在无意间影响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社会工作让王前比其他同学更少有闲暇的时间。忙,对王前而言有着独特的意义。忙只是表面的现象,而心理则是从容不迫的。“我想只要安排好时间,所有的事都可以做好。我从不把学习或社会工作当作负担。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所以我做得很积极很主动。相反,我觉得在大学这样的环境里,太轻松会对不起自己。”

  体育精英

  之所以单列一节讲王前的体育经历,不仅仅是因为王前的体育成绩很优秀,更由于笔者注意到体育似乎是王前独特的放松方式。他很少听音乐,玩游戏,但是从来没有改变对体育的热情。1米八五的身高,极好的身体素质 ,使得王前可以参加很多形式的体育运动。篮球,足球,短跑,长跑,跳远……王前常常得到各种体育比赛的奖项。或许在体育运动中,沉稳的王前可以尽情地释放激情。

  结语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王前没有主动提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如果没有特等奖学金的答辩,我仍然是普普通通的我。有了特等奖学金,只不过是一个荣誉的称号,我还是普普通通的我。”或许真正令我们感动的正是这一份淡然与从容。 (编辑 襄桦)

2007年11月30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