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博士生学术论坛十周年 - 正文

杨振宁做客博士生学术论坛 分享学术人生

  清华新闻网4月6日电(研通社记者  赵 沙  记者 刘蔚如)4月5日下午,纪念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十周年首场活动在清华大学西阶报告厅举行。杨振宁先生做客“学术人生”讲坛,讲述他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院、纽约州立大学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图为杨振宁作报告。记者 苑 洁

  杨振宁先生以小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在西南联合大学读研究生时期,他与黄昆、张守廉就物理研究领域的选题及研究方向辩论不休的场景。他说:“与黄昆和张守廉的辩论,以及我自己做教授后的多年的经验都告诉我,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的学习机会。”

  回望自己的学习研究生涯,杨振宁先生指出博士生在研究阶段因选题而感到沮丧是极普遍的现象。博士期间,杨振宁先生确定的4个理论题目,其中前3个都以无成果而告终,只在最后一个题目上取得了突破。但博士毕业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17年里,他确定的4个研究题目都“开花结果”了。杨先生认为,先前的选题虽然没有结果,但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积累,最后吸收了新方法,这样才有后面的成功。杨振宁先生勉励研究生同学“兴趣、准备工作、突破口”是多数研究工作必经的三部曲。

  杨振宁先生对研究生提出建议,在选择新的研究领域初始,最好不要进入“僧多粥少”的领域。

  对比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杨振宁先生强调,中国学生可以有意加强自身渗透性学习,或许有些知识不能理解透彻,但仍可以提出突破性的想法。

图为学术人生报告现场座无虚席,很多学生站着听完报告。记者 苑 洁

  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杨振宁先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在场师生分享了多年来得到的启发与感受:一方面直觉非常重要,可是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吸取新的观念修正自己的直觉;物理中的难题,往往不能求一举完全解决;永远不要把所谓“不验自明”的定律视为是必然的;把问题扩大往往会引导出好的新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旨在搭建清华师生互动交流,研究生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提升学术水平的平台。10年来,开展了一系列跨学科、跨年级、跨专业的学术活动。

  此次“学术人生”讲坛由物理系与校研究生会主办。

供稿:校研究生会  编辑:范 丽

  

2012年04月06日 10:00:4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