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2013学生社会实践 - 正文

张汉青:触摸真实 践行理想

学生通讯员 许松建

图为清华大学2013年社会实践个人金奖获得者、土木建管系2011级本科生张汉青。

基层梦.调研.触摸真实

  大一暑假,张汉青作为支队长,带领支队赴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调研。

  那时,小岗村已然成为火爆的实践基地,他们6天的行程中就遇到来自其它学校的10个支队。张汉青总有他独特的能力,他把一个已经被研究过多次的项目做出了特色。小岗村丁俊支书这样称赞他们,“清华人就是不一样”。他组织队员紧紧抓住“经济对比”一点,做深入调研, 9位同学在6天的实践调查中没有停歇,走访了4个村落,参观了6个场所,入户访谈了77户人家。专业的问卷提供了精确的经济数据,深入的走访提供了第一手民情资料。这次实践,让他深刻认识到基层的复杂性,同时也点燃了他对基层的热情。他狂热地希望更多了解基层,因为只有了解,才能更加理解那里。

  所有的工作,张汉青都能发动全体队员共同参与。他所在支队最终获得“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铜奖”,并获得“土木建管系社会实践金奖”,他个人也因出色表现获得其所在系“优秀支队长”称号。

  从小岗村归来,张汉青真正爱上了实践,大二暑假,他又一次参与组织赴上杭县考察基层工作支队。虽然因为时间冲突,他最终没有亲赴实践当地,但是支队依然做出了丰硕的实践成果,他本人也从准备和总结工作中收获很多。在积极参与实践的同时,张汉青也希望把实践带给自己的成长分享给更多的人。作为基层调研方面的优秀支队长,他两次应邀作为嘉宾参加校团委组织的实践交流会,和低年级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张汉青说,“下基层,做深度调研,去亲身体验,这样才能触摸到真实的基层工作,感受到基层的梦想。”

两岸梦.发展.碰撞思想

  后来,他开始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大二暑假,他加入了一个由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同学组成的实践团,他从交流中感受两岸文化的差异,从考察中多方面解读城市的发展。通过对比两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他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实践期间,他与两岸众多高校精英深入交流,在意识和文化的碰撞中,得以用全新的视角去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

  张汉青说,他想多学习,多探索,他希望能够用脚步去感知中国发展的脉搏。

校园梦.行动.践行理想

  丰富的实践经历,点燃了张汉青对实践工作的热情。从大一开始,他就走上了实践组织者的道路,现在担任土木建管系实践组长。

  站在组织者的角度,他需要把握好全系实践的方向、深度与可行性。他接任以来,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创新,提出用广度、深度和宽度三个维度指导院系实践。此外,他还首次组织了互动体验式的实践动员会,促成了高低年级结合的实践模式,开辟了网络宣传专栏——“你所不了解的实践”。每一次实践归来,他都会重新审视工作中的不足,不断与周围学生干部讨论,对院系实践工作提出建议并尝试做出新的改变。

  一名优秀的实践干部,更需要将成果付诸实践的能力。大二国庆节期间,张汉青前往成都交流考察公益社团爱心活动,为期一周的交流给他深入思考的机会。返校后,他着手将成果付诸实践。一个人做起,他提出并推动名为“清华爱链”的校园自行车回收活动。该活动获得了“志愿公益创意大赛金奖”,并依托唐仲英爱心社稳步开展。

  且行且思,张汉青说,“既要走出去,触摸真实,也要回过头,践行理想。”

  张汉青对于社会实践有着独特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实践,不在于去一个地方,调研一个结果。而在于有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有一次思考,得到一种感悟。

供稿:校团委实践部 编辑:冰 冰

 

2013年10月23日 16:07:3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