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地学系教学工作研讨会举行
清华新闻网6月15日电 6月12日,清华大学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地学系教学工作研讨会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多功能厅举行。作为学校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贯彻“三位一体”教学理念,研讨地学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把提升教学质量的各项举措落在实处;探讨本科生培养与发展支持体系建设,为未来招收本科生打下坚实基础。

学科专家作专题报告。(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王艳芬、胡永云、刘鸿雁、赵斌
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王艳芬,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胡永云、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刘鸿雁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分别介绍了所在单位的学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举措和招生就业等情况,并强调,教学、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对营造学术氛围、提升学术兴趣、传承学术以及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发言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彭刚介绍了学校开展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背景和进展情况。彭刚表示,本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围绕“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主题,不断推进研讨的深入开展和改革措施的酝酿制订,强调研讨成果,加强落实成效。他同时也希望地学系经过研讨、落实和总结,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作会议发言
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学系主任宫鹏从办好清华地学的初心和构想开始,倡议大家从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担当、学科发展如何应对社会快速变革、如何利用全球化进程提升增强学科创新实力,以及优秀大学如何保持经久不衰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等方面开展教学工作研讨。宫鹏还分享了关于招收地学学科本科生的若干思考。

清华大学地学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罗勇作专题报告
为开好此次地学系教学工作研讨会,清华地学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罗勇在会前带队前往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就大气科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进行调研。在研讨会上,罗勇从培养目标、师资配备、教学要求、教学方案、培养机制、教学激励等方面介绍了两校的举措和经验。

研讨环节学生提问
在研讨会上,地学系副教授喻朝庆带领大家追忆了李长生老师和他开设的《生物地球化学概率与应用》研究生课程。作为“良师益友”与“北京市师德先锋”,地学系副教授林岩銮结合平时指导研究生的情况开展经验分享和交流。
参会师生纷纷就学科建设发展、教师激励制度、课程体系建设、导学关系促进和学术志趣引导等方面畅所欲言,展开热烈讨论。
地学系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每年均在全体教师会议上专题研讨教育教学工作。地学系已在会后成立4个工作组,分别就本科教学和培养方案制定、生态和大气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以及大气学科一级博士点申报等开展工作。本年度第二次教学工作研讨会将在8月底召开。

研讨会现场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陈皓明,研究生院、教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与教师出席会议,地学系全体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共5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供稿:地学系 编辑:徐静 华山 审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