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寻找身边榜样 - 正文

中国心脏外科事业的“拓荒者”

——记清华大学“身边榜样”、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心脏中心主任吴清玉


吴清玉近照

吴清玉,汉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心脏中心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现今国内第一位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会员、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会员、亚洲心胸血管外科学会(ASCVTS)荣誉会员、世界儿童及先心病外科学会(WSPCHS)亚洲代表常委、美国《胸外科年鉴》中国大陆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4至2018年连续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心外科领域排名第一。

吴清玉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和有关基础研究工作40余年,在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大血管疾病、人工左心辅助等领域皆有突出建树和创新成果,特别是冠心病、瓣膜病及疑难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疗效达世界领先水平。完成心外科手术1万余例,使很多濒危患者重获新生。应邀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并作报告45次,应邀赴国外进行手术演示6次。他培养了很多心血管领域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为救治广大患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两个科研项目“疑难先心病外科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疗效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总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级奖4项,省部级奖10项。发表论文280余篇,SCI收录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4部。

在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有这样一位医学专家,他几十年孜孜不倦地奋斗钻研、求索创新,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在心脏外科领域打破了一个个手术禁区;他常年超负荷工作,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甚至二十几个小时,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只为挽救更多心脏病患者的生命;他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带领医院队伍在各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就是中国心脏外科事业的“拓荒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心脏中心主任吴清玉。

追求卓越,一连串“第一”铸就生命奇迹

1990年以来,吴清玉成功解决了许多心脏病手术治疗的重大疑难问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25项高难复杂心脏手术,开创性地完成了心外科领域的多项“第一”,全部获得成功。

2018年,国内第一例,为右室双出口合并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房室瓣关闭不全的患儿成功实施根治手术,患儿顺利出院。

2017年,国内第一例,为双侧心室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儿进行矫治手术,获得成功。

2014年,国内第一例,为出生仅2小时、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成功实施大动脉调转术,术后恢复良好。

2006年,世界第一例,为罕见的复杂心脏畸形(右旋心、大动脉左转位、单心房、左室双出口、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永存左上腔)合并无脾综合征的患儿成功实施了根治手术。患儿目前生长发育良好。

2005年3月,国内创纪录地使用人工肺(ECMO)长达17天,成功救治了一例左室双出口术后顽固性低氧血症濒死的患者。这是国内首例应用人工肺时间最长的患者,为中国危重心肺病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001年3月,国内第一例,为晚期心衰患者置入体内人工左心辅助装置,25个月后又为其进行了心脏移植。患者生存至今并已正常工作,是我国迄今安装左心辅助装置时间最长并成功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在亚洲也仅有个别成功的记录。2001年,成功开展了非常复杂的心房+心室双调转手术,为矫正性大动脉转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1999年,国内第一例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并获成功。

1998年,国内第一例Ross手术。该手术由于需要主动脉、肺动脉根部的替换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重新移植,被认为是心血管外科领域的最难手术之一。他借鉴国外经验,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明显优于人工瓣膜替换。

1998年,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特发性心肌病同期手术。

1997年,在国际上第一次报告了室间隔夹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并对病因进行了探讨。

1997年,改进了传统治疗主动脉弓中断或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手术方法,使原本需分次手术的疾病一次手术即可治愈,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997年,成功开展了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血栓内膜剥脱术,为本病的外科治疗进行了开拓性工作。

1994年,成功开展心肺移植手术。患者为终末期心肺病变,手术异常顺利,死于意外和感染,手术后存活15天,为当时国内最好记录。

仁心仁术,开创多项手术技术令世界瞩目

吴清玉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四十余年,是我国心外科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经吴清玉教授手术的患者逾万例,其中大部分为复杂疑难危重病例,他创新了很多手术方法,使众多濒危患者重获新生。

2004年,美国Mayo Clinic心脏中心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现任心外科主任德拉尼教授率领的手术小组于2004年专程到清华大学一附院心脏中心观摩吴清玉手术。

2007年,吴清玉应邀在学术水平最高的美国胸外科学会第87届年会上作关于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的专题报告,是该年会举办87年来我国第一个有关先心病的大会报告。

他在国际上独创性地提出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的新概念,使98%以上的该病患者免于人工瓣膜替换,这是治疗该病的重大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胸外科年鉴》,被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治疗小儿先心病的专家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小儿心脏外科主任Roger B. B. Mee教授认为是治疗Ebstein畸形的重大进展,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著名心脏外科专家Dearani Joseph. A.(德拉尼)教授率领的手术小组于2004年专程来清华大学一附院学习此项技术。迄今为止,吴清玉是世界上治疗Ebstein畸形患者数量最多、疗效最好的心血管外科专家。

吴清玉与世界心外科创始人之一、世界上第一个实施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C.W.Lillehei教授合影。

吴清玉还制定了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技术标准,并被写入心血管外科教科书。该标准扩大了该病手术适应症,使手术死亡率由10%左右降至0.8%以下,保持至今,达国际领先水平。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胸外科年鉴》,世界心外科创始人之一、世界上第一个实施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C.W.Lillehei教授在特邀评论中正式评价:所得出的结论正确,手术结果是英文文献中最好的。吴清玉提出的治疗法洛四联症的原则和手术方法至今还在指导着临床工作。

他在国内率先开展新生儿复杂心脏手术,为出生仅2、5、11、26小时患有大动脉转位的患儿实施了大动脉调转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改写了国内不能治疗此类疾病的历史。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常见的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大动脉调转术(Switch)可以根治,但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1997至2018年,吴清玉为数十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年龄从出生后2小时h~12岁)实施了Switch手术,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为6.7%,使Switch手术变成常规手术。

他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推广。2000年,他首次在网上向全世界直播冠脉搭桥手术全过程。他亲自手术治疗各种疑难复杂危重冠心病患者3500余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率99.5%以上。作为第一完成人,他负责的“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使全国百余家医院都能完成此种手术,通过“十五”攻关,将全国5000多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死亡率降至1.7%(美国2-3%)。

他在国内首次为晚期冠心病、心功能衰竭患者置入体内“人工心脏”,25个月后,又成功将其拆除,进行心脏移植,该患者是国内作为Bridge应用该装置时间最长、成功进行心脏移植的唯一患者。1994年成功实施心肺移植术一例,该患者在当时成活时间最长。

厚德精业,领航医院心脏中心飞速发展

2004年3月4日,吴清玉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调入清华大学,同时开始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2004年3月担任第一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2006年7月至2017年7月担任院长、党委副书记。2017年7月受聘为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同时,他在清华大学任职医学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医学院副院长、医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2012年参与筹建医学中心工作,医学中心成立后,兼任医学中心主任。

作为心外科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吴清玉于2004年3月创建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由麻醉科、心内科、体外循环组和手术室、ICU医务人员共同组成国内外一流的优秀团队。始终以 “再塑生命,从心开始,争为天下先”为宗旨,以国际领先水平为目标,坚持以疑难、危重和复杂畸形及心血管疾病治疗为特色,发挥心脏内外科密切合作的巨大优势,在医疗、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内外科密切合作的心律失常诊治中心,救治了40多例重危患者全部成功,包括国内首例新生儿心外起搏器的安装。还成立了中国复杂先心病救助中心。十余年来已完成各类心脏手术6000余例,85%以上为辗转全国各地无法医治慕名而来的疑难、危重症和复杂心脏畸形患者。年龄从出生2小时到80岁以上,体重从1.75公斤的低龄低体重患儿(占10%)到100公斤以上的各种心脏及大血管高难度手术,包括世界上最复杂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术、单心室分隔术、室缺合并肺动脉闭锁矫治术、危重冠脉搭桥和复杂瓣膜手术等,其中小儿主动脉瓣成形、巨大左室肿瘤切除、大动脉转位调转术后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缩窄矫治、改良Nikaidoh手术后成功应用人工心脏辅助等手术疗效达世界领先水平。到目前为止,心脏中心各种疑难复杂心脏手术成功率达95%以上,治愈率和疗效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右室双出口、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等的手术疗效居世界领先水平。

教书育人,鞠躬尽瘁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

除手术外,吴清玉还夜以继日地负责科研、教学及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坚持每周一在疑难病会诊中心出门诊。他带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充分发挥教学职能,坚持开展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举办专题讲座授课,组织心内科、心外科及心脏小儿科专业教学查房,接收全国进修医护人员及实习生300余人进行专业培训,编写出版了《闪光故事》、编写了《心脏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和《心脏中心论文选》各一册。

自2004年3月,吴清玉作为清华大学医学学科领导小组成员、医学院副院长,参与学校医学学科建设的领导工作,制定了医学学科的发展规划。他对临床医师教师的引进、考核与晋升等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学生培养和管理,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做了大量工作。

2014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获批为清华大学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医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已开设71门课程,涉及13个专业。在学校研究生院的支持下,医学院和热能系一起,开创性地招收和培养了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吴清玉目前已培养博士、硕士59人。

此外,为加强清华大学医学学科建设,吴清玉牵头组建5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学系:外科学系(下设心胸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麻醉学、整形外科7个学组)、内科学系、神经病学系、妇产科学系、儿科学系。并设立医学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以吸引、培养和聘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流动的灵活机制。通过创建高质量创新性教学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飞速进步,为国家医疗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吴清玉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衡量大夫的好坏在于是不是能够给病人提供生命安全的保障和能够得到最好的近期和远期的疗效。”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勇攀心脏外科事业一个又一个高峰。

医者仁心,济世救人,他“从心开始”,愿做生命的守护天使。

漫漫长路,上下求索,吴清玉深耕不辍,继续走得严谨而踏实,矫健而自信。

清华新闻网1月29日电

供稿: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吕婷 审核:周襄楠

2019年01月29日 10:33:0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