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同向同行——清华大学课程思政实践 - 正文

弘扬乒乓精神 连通科学素养

体育部 王海燕


乒乓球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在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方面,有明显优势。一方面,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乒乓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在乒乓球教学中,弘扬“乒乓球精神”,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另一方面,乒乓球丰富多彩的旋转既富有魅力,又难以掌握,可以利用清华学生自身的特点,快速学习旋转技术,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这正是此次青教赛《乒乓球》课实施课程思政的两个着力点。

在实际教学的引入阶段,课程通过挖掘与乒乓球相关的经典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搓球技术时,谈到容国团的“泡蘑菇”大战以及其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提出背景,并结合视频讲解容国团如何利用搓球技术为我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故事;在总结阶段,通过“数据说话”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乒乓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我们通过百年乒乓球比赛的技术创新数据的分析,得出平均每一项技术创新,可以为一国获得0.49块金牌。从而,让学生理解不断创新才是我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秘诀。

对于学生特别难以掌握的旋转技术,课程尝试将物理学原理运用到乒乓球教学之中。借用伯努利定理的吹纸条试验和牛顿第三定律,让学生明白下旋球和上旋球的不同特性;通过物理学中力(F)和转动力臂(L)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如何才能使球快速旋转。通过身边的物理学原理的应用,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乒乓球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精神。

供稿:校工会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2019年10月23日 11:01:3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