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对标争先”在行动 - 正文

【“对标争先”案例分享】电机系党委:以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为抓手,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一、思路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电机系党委坚持以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为抓手,厚植家国情怀,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到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落实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中,教育引导学生练就过硬本领,争当时代新人。

二、做法

(一)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党委领导和制度保障

1.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系党委带领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勉励教师坚定信念,自觉做大先生,既要做经师,更要为人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课组建设为抓手,通过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开展研讨、集体参加示范课观摩并组织讨论、集体申请并完成教学改革项目、集体撰写教学改革论文并申报教学成果奖等形式,增强课组凝聚力,使之成为面向同一目标的教学学术共同体,发扬课组优良育人传统,在系内形成“课大于天”的良好氛围。此外,系党委牵头制定《清华大学电机系政治把关和师德师风考核工作流程》,在人才引进、年度及聘期考核、岗位聘任、晋级晋升和评奖评优等环节,实行业务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双重考察;采用系党委委员听课、教师互相听课等方式,在教师师德师风、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督导,促进相互学习;定期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专设师德师风环节,研判形势,讨论措施;对个别评教情况欠佳或与导学关系紧张的教师,及时开展谈话谈心,消除师德师风隐患。

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系统梳理学科、行业和院系发展史,在全培养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电气工程是工科中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我国的电力工业从起步至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机系在国家电气工程学科和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卓越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治国栋梁和兴业英才。系党委带领广大教师通过系统梳理学科、行业和院系发展史,提炼有影响力、有感染力的思政素材,使之贯彻和渗透于所有课组对应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既做到每个关键素材都有课程对应,也做到每门课程都有关键素材对应,可以在专业的培养过程中进行完整的价值塑造。

课程思政素材与各课组的联系

3.通过教育教学创新,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结合不同课程特点,积极探索和使用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在理论课中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深入思考;在实践类课程中让学生“做中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二)加强价值引领,优秀教师助推课程思政效果

1.做好课程建设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课。系党委带领广大教师一方面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用高水平科研经验和成果反哺教学,做到学高为师;另一方面探索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将能力培养有机融入知识传授的过程。电路原理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情景再现式教学方法,利用“雨课堂”工具为学生提供了发表意见的畅通渠道。借助互联网工具,把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无缝融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集体研讨创新,极大激发探索精神和对课堂的关注。

2.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入心入脑的价值塑造。鼓励广大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将有助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能够引发深入思考的内容和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理解的内容放到课内,以更灵活的交互、更实时的学习成效反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大收获。同时梳理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利用在线资源和工具开展学习并与教师及时交流,从而确保课外学习质量。

3.身教是最直接最扎实的课程思政教育。2020年面对突发疫情,系党委书记于歆杰和系副主任朱桂萍担任学校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和成员,电机系广大教师努力开展高水平教学,党员教师孙宏斌教授在《能源互联网导论》第一堂课开始之前,号召全体同学为因疫情去世的同胞默哀一分钟;杨颖副教授在开学第一天号召100余位同学全体起立共唱校歌;新疆大学297名学生的电路课急需支援,丁青青老师迎难而上,牵手新疆大学学子同上一门课,疫情期间电机系共58位教师完成了37门本科课程和14门研究生课程的线上授课,做到“推迟开学,按点上课,一起上课,真有课堂”;2022年春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系党委书记于歆杰、副书记郑泽东作为首批住校干部,系主任助理张品佳、未央书院院长助理林今为第二批住校干部,逆行而上,进入校园疫情防控阵地,与学生开展深入扎实的思想工作。

(三)注重薪火相传,多措并举加强导学思政建设

1.开展导学关系调查与研究。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一环。2021年电机系获批并完成学生工作研究重点项目《高水平工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导学关系调查与研究》,以调研结果为导向,依托“导学+”品牌,围绕“薪火相传,同向同行”主题,开展了包括导学沙龙、导学实践、师门联谊等形式多样的师门活动26次,参与人数超过450人次,多措并举促进导学良性互动,加快构建“导学思政”体系。

2.导学思政制度建设。注重以老带新,不定期举办研究生导师交流会,夏清、赵争鸣等教授从服务国家发展、鼓励科研创新、杜绝学术不端等角度勉励师生胸怀大志、独立思考,导师与学生共成长。电机系在全校率先启动“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导师(Mentor)制”,为青年教师提供深入指导,帮助青年教师适应工作环境,发展专业能力,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坚持系党委委员、教师党支部书记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深入开展师生支部共建,赋予学生党建、科研、就业等工作更加有力的指导与深入交流。

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导师颁发聘书

三、成效

1.落实立德树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电机系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电路原理”获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和团队,电机系入选清华大学首批院系课程思政“一院一策”推进单位,以课组为单位梳理课程思政素材,在全系教师中实现了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共识、行动共为和方法共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高质量在线教学,主动向兄弟高校提供人力和资源支持,荣获清华大学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特别奖”。

2.导学关系融洽,潜心学术科研。广大教师努力成为研究生科研上的铺路人、生活上的同路人、职业上的指路人,润物无声的薪火传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赵争鸣、郭庆来、张贵新等导学思政事迹被学校报道。许多教师带领团队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要和世界学术前沿,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钻劲潜心研究,电机系曾嵘教授团队研发出新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IGCT Plus”,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工程。赵争鸣教授团队提出“基于离散状态事件驱动的仿真方法”,并形成国产自主电力电子仿真软件DSIM,捐赠给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两所兄弟院校。

3.形成大思政格局,育人成效凸显。丰富的党建活动加强了师生的思政教育,达到政治引领和价值塑造的目标。课程思政、导学思政成效显著,博士生施博辰获2021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多名学生在本领域顶尖国际会议上获“最佳论文奖”。学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就业契合率稳步提升,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择业主流,连续3年获评清华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综合奖”,本科生地尼亚尔和硕士生格桑曲宗获毕业生“启航奖”金奖。

四、启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肩负的光荣使命,深入推行课程思政和导学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创新与必由之路。我们要更好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将思想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科研,凝聚三全育人合力,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供稿:组织部 电机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2年09月15日 09:16:3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