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2020两会进行时 - 正文

【两会之声】程京:主动防疫,迅速建立我国“重大疫情智慧监控天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席教授  程京

为应对未来可能再出现的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疫情,建议国家构建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各市、县全覆盖的疫情自动监控报告体系,通过新型病原体检测技术与5G通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网络化、实时化、自动化的疫情监控直报系统。保证“两个一”,即:第一手数据联网、第一时间上报,让政府决策层随时掌握疫情的发展状况直至疫情结束,形成不留一处死角的智慧疫情监控“天网”。

具体建议如下:

1.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检测结果直报体系和疫情智慧监控网络, 最终实现面向国家的全域式重大疫情预警和实时监控。“天网”系统的建设具体包括三大核心体系:

a) 建立重大疫情病原体检测设备物联网体系,实现国家全域范围内病原体检测设备互联并建立“病原体检测设备集群”,为重大疫情实时监测预警建立准确、及时的数据传感能力。

b) 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建立面向“省-市-县”的三级重大疫情病原体检测体系,建立精准、快速、多指标的病原体检测技术平台并实现数据实时自动直报,既能快速检测已知病原体,又能高效广谱地检测未知病原体和罕见病原体。

c) 建立重大疫情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以“省-市”两级大数据中心为骨架,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重大疫情智能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显著提升政府预防和应对重大疫情的能力。

2. 国家拿出专门预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和医院,积极推动“天网”系统的试点工作。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进行“天网”系统建设和试运行,并定期开展试点评估,不断完善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工作。

3. 依据试点工作的示范效应,制定病原体检测领域物联网设备制造标准与数据标准,实现全域范围内病原体检测设备的有效互联及“天网”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进。

4. 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新发、突发疫情的全自动、网络化、便捷、即时的直报机制,实现疫情监测由“被动”的人工上报变为“主动”的检测平台实时自动上传。

记者:李晨晖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5月22日 10:54:5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