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 - 正文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组织学习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

清华新闻网7月31日电(通讯员 丁超 陈超群) 7月30日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线上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以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院领导、师生代表、行政部门代表30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武晓峰主持。

执行院长高虹传达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并分享了学习感想。高虹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关键时间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对我国未来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纵观全球历史,研究生教育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国家创新能力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借助此次契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邱勇校长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更好地定位和做好国际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高虹表示,面向未来,我们应加强思政工作,做好“三全育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工作系统,导师的作用也不可或缺,价值塑造需要融入课程教学和导师研究指导中,“导师既要做学业导师,也要做人生导师”。其次,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湾区和深圳的产业发展需求,做好支撑工作。第三,要坚持创新引领,博士教育要更加强调原创和重大技术创新,专业学位教育要突出应用和集成创新。要重整重构工程专业学位教育,着力增强硕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真正把已有的知识落地,产生社会价值,做出清华水平和深圳特色。最后,还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国际合作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好做法,真正做好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能够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社会需求和世界科技最新前沿,培养高层次人才。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关添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修订的背景、内容以及核心的问题,并和与会师生共同学习。

与会师生代表会前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会上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心得体会。

先进制造学部冯平法老师认为,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题的一次大会,将研究生教育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当前的形势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国际研究生院发展的重要机遇。他建议学院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水平,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完善教师成果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教学上能够有更多投入,并梳理培养体系,使研究生课程更富有挑战性和系统性。

物流与交通学部张灿荣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学中需要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创新点等方法把问题讲解清楚,这是与科研方法共通的;通过科研训练,可以挖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张灿荣老师还就缓解青年教师教学压力、加快教师引进、完善教学成果认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秦培武老师表示,要把研究生培养当成一种责任,研究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导师能力思想知识的播种机;要改革研究生培养策略,鼓励创新,深化学科交叉,培养德才兼备、有信仰、有能力、有激情的新时代新人;要深化课程内容,引入前沿技术思想,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挑战卡脖子、硬骨头的课题,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

信息学部袁博老师建议学院抓住项目制人才培养改革契机,认真梳理培养方案,增强课程教学与科研能力训练之间的关联,切实发挥课程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价值,特别是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沟通与表达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努力培养能够超前识变、积极应变,面对挑战和未知能够不惑、不忧、不惧的健全型人才。同时,袁博建议以“为什么学”和“怎么学”为抓手,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真正实现教研相长,让优质的教学成为培育科研成果的土壤,让高水平的科研成为推动教学工作的催化剂。

海洋学部周进老师认为,校长邱勇提出的“科教融合”理念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对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解决很多困惑,是青年老师或是大部分老师目前急需的“强心针”和“及时雨”。

与会学生代表也纷纷积极发言。2018级机械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孙震认为,清华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传统,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一致的。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创新应变能力,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多到产业一线实践交流,把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落到实处。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高超表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具有良好的学科交叉氛围,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可以就同一问题上提出不同的思考角度,以项目为依托进行深入交叉交流,增强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积极推动科教融合、科研创新,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相信在未来服务社会时,同学们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7级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专业的博士生杨木群说,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拓宽了他的研究领域,增强了他的产学研创新能力。同时,清华大学程京院士和伯克利加州大学林利伟老师的共同指导极大地促进了他的创新思维,希望学院继续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培养,完善相应的评估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的联合培养,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2018级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生张希雅表示,作为一名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应该要有更高的格局和视野。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不能随波逐流,而要做好自己,不忘初心,勇担责任,立足于国家发展,做出一些引领性、创造性的工作。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孙璘钊认为,跨学科培养对于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她说,在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有不同领域的老师上课,选课方向也更为多元,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开拓思路,尝试更为创新和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在自由交流环节中,副院长左剑恶、陈伟坚,培养处处长王蒲生进行了发言,畅谈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学习心得,并就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未来规划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最后,院党委书记武晓峰再次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的讲话,并作总结发言。武晓峰表示,此次座谈会对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自揭牌以来,积极面向未来,主动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分类培养,积极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此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为研究生院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研究生院各项工作的信心。通过对会议精神的学习,大家对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会进一步努力把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武晓峰表示,此次会议精神的传达和学习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学习和研讨,积极主动地学习贯彻中央的指导性文件精神,并落实到研究生院的建设实践中去。

供稿: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编辑:程曦



2020年07月31日 16:35:4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