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清华思客 - 正文

清华大学出版社

邱显清:踔厉奋发书华章 乘势而上向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10-13 邱显清

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清华社)完成转企改制后,在40年发展基础上,向建设成为拥有卓越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出版集团迈进的重要之年。

过去5年,清华社不断深化“品牌化”“集团化”“数字化”“国际化”“人才化”战略,以内涵式发展激发改革活力,提升现代出版企业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水平,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产品结构逐步明晰

高质量出版态势初步显现

清华社聚焦学术出版、教材出版和大众出版三大领域,初步形成了高质量的出版态势。

过去5年,清华社不断提升选题学术水平,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在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航天航空等前沿领域出版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反映国家实力的重大项目。过去5年,清华社《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史—佛寺的建造、分布与寺院格局、建筑类型及其变迁》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光量子存储》等16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中国深空测控网—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等18个项目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变革性光科学与技术丛书(二期)”等6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半导体生产中的排序理论与算法》等4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出版基金资助或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

过去5年,清华社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成立教材建设领导小组,推进教材出版的科学规划与规范实施;成立基础教育分社,服务“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清华社致力通过教学研究与图书出版等方式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出版反映新时代教学改革方向的教材,推动清华社优秀教材在全国各类学校的使用和相关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清华社还高度重视新兴交叉学科教材建设,出版的先进制造、区块链、机器学习等类别教材,引领了相关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发展。

过去5年,清华社不断推进大众图书板块建设,成立零售图书建设领导小组,完善零售图书渠道建设,形成了以计算机科技、教育教辅、经管社科为主的优势零售板块。在计算机科技领域,加强同华为、百度等产业界技术领先公司的合作,推出了“华为智能计算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反映技术前沿及热门应用的丛书;在教育教辅领域,加快K12领域布局,以“真题全刷”系列为代表的图书迅速占领市场;在社会科学领域,推动图书内容、产品设计与营销方式等各方面的创新。

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期刊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5年,清华社致力于抓住国家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和清华大学实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计划的战略性发展机遇,以国家和学校各类重大项目为引领,办刊规模、质量和数字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刊群规模方面,截至目前,清华社作为出版单位的期刊总数达45种,期刊总数在过去5年间新增21种。在学术影响力方面,过去5年,出版社SCI和ESCI收录期刊由3种增加到8种,Q1区期刊数量由1种增加到5种。其中,《纳米研究(英文版)》2021年度总被引频次达2.96万次,位居我国英文科技期刊首位,影响因子达10.269,创历史新高;《摩擦(英文)》成为亚洲首种进入SCI大机械类Q1区的期刊;《先进陶瓷(英文)》跃居陶瓷材料学科世界第1名,影响因子达11.534。与此同时,文科期刊也取得重大突破,CSSCI及其扩展版收录期刊由2种增加至6种。

在申报国家重大项目方面,2019年至今共有13种英文科技期刊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等7部委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项目数位居国内出版单位前三、大学出版社首位;成功中标“科技期刊数字化传播国际平台服务”子项目,成为数字出版平台3个中标单位中唯一的出版机构。

数字出版稳步推进

融合发展格局开始形成

过去5年,清华社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构建了“一体两翼”式数字业务模式的探索,即以音像电子与数字出版分社为核心,以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清华社控股数字技术公司为支撑开展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其一,加强优质知识内容的积累,打造数字化内容精品。面向教育数字化,上线了“文泉学堂知识库”“文泉幼教”等数字教育教学产品;立足专业需求,推出了“智能制造知识服务平台”“变革性光科学”等出版融合产品;以纸书为基础,开发了“DK数学”“科技史脱口秀”等多形态的数字产品,其中《和多纳小趣一起学拼音》等2个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音像电子游戏出版物奖提名奖。

其二,重视关键技术的应用,形成数字出版核心竞争力。通过“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等重点项目,在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领域开发、引入前沿技术和应用,开发了“文泉云盘”“科技期刊数字化传播国际平台”等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

其三,坚持“流量”思维,探索新媒体营销模式。清华社充分挖掘作者、读者“流量池”,通过自有平台和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服务,探索社群运营、私域流量转化,实现销售变现。

走出去成绩斐然

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过去5年,清华社不断完善涉外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积累项目的申报和运作经验,积极挖掘社内优质资源,加强与国际顶尖出版机构的合作,努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持续扩大输出语种和图书品种,提升走出去社会效益。

在版权输出上,清华社与国外出版公司实现外文版权输出签约715项,涉及28个语种,31个国家;与港澳台地区出版公司实现中文繁体字版权输出248项。

在项目申报上,清华社有3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走出去相关资助工程,如“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和“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并有21个项目荣获各类走出去及版权贸易相关的奖励。

考核激励机制逐步健全

队伍建设措施日益完善

过去5年,清华社在控制总体人员规模、提高人均生产效能的原则下,逐步建立起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的人员配备机制;采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注重价值提升、战略引领的考核体系,进一步创新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

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清华社推行《首席策划编辑的实施办法》《非量化岗位考核办法》等创新性管理制度,修订《策划组稿编辑(图书)考核聘任指导性意见》《策划组稿编辑任职要求》,丰富评奖评优激励项目,组织开展年度“新星奖”“十佳图书”“最具创新力团队”和“最具创新意识编辑”的评选,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社制定实施《“导师制”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并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分级分层的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新业态下的综合能力。

回顾过去5年发展历程,清华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立足清华、服务社会、走向世界,为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

作者为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

编辑:李华山

2022年10月17日 07:59:1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