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丰富导学交流形式,营造导学共进良好氛围

在“师生夜话”活动现场与导师畅谈人生,在大礼堂与导师看一场《大先生》沉浸式演出,在赛场上和导师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比赛……今年研究生新生入学之初,就收到了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精心准备的导学文件夹。这些导学互动场景,都是文件夹封面“课题组30件美好小事”漫画所展现的内容。如今,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还拓展到了运动场、咖啡馆、大礼堂等各种场景,越来越多的课题组“打卡”了更多“小事”,师生之间形成了更强有力的价值和情感纽带。

“课题组30件美好小事”漫画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导学关系作为研究生阶段核心的社会关系,存在于导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中,既深刻影响研究生求学的过程,还作为一种“师承”关系贯穿于导师和学生的生涯始终。针对以往研究生群体导学互动形式较为单一、互动场景不够多元的问题,校研究生会通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搭建导学互动平台、拓展导学互动场景等方式,助力构建良好导学关系,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强化导学思政育人实效

2021年4月23日,由校研究生会组织的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良师益友”特别活动在大礼堂举行。在前期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评选过程中,全校385位研究生导师获得提名,期间举行师德师风宣讲会61场,40个院系9262名研究生同学参与投票,投票数创历史新高,最终43位教师当选“良师益友”。校党委书记陈旭在活动讲话中表示,研究生自主发起的“良师益友”评选已经成为清华优良导学文化的一个集中展示窗口,一代又一代“良师益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一批又一批清华学子在“良师益友”的指导下成长为可堪大任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人才。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清华逐渐形成了以“立德为首、学高为师、教益为友、育人为本”为主要内涵的导学文化传统。

“良师益友”获奖教师颁奖

特别活动现场为43位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和从教超过50年教师代表颁奖,氛围热烈,“谢谢老师,我们爱您”口号始终回荡在大礼堂。第十七届“良师益友”获奖教师,教研院李锋亮动情地说,:“学生的各种准备太贴心了,尤其‘欢乐刀客’这样的标语更是让我的心都融化了。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在实现良师益友教育目标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大先生’的育人理念。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生中去,告诉他们,我是多么希望听到他们成功的消息。”精仪系施路平课题组的学生们激动地说,做施路平老师的学生是一生的荣幸,“因材施教育人,一路平安相互。清华建校150周年时,我们还要将施路平老师送到领奖台上。”

“良师益友”特别活动现场

2020年以来,围绕导学思政工作体系,校研究生会设立清华导学故事专栏,推进《师途——清华大学导学故事集》组稿与出版工作,收录60余篇稿件共计近20万字,强化导学共进典型宣传,充分发挥优良导学示范作用。相关宣传引发了师生对导学关系的深度思考,正如精仪系2019级博士生侯军渝在朋友圈所说:“良师益友,亦师亦友。看到导师与学生相处的点滴,也让我想起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导师的诸多关怀与指导,导师循循善诱、严格把关,是我们求索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师途——清华大学导学故事集》

搭建导学互动平台,促进师生常态化交流

导学交流空间旨在提供轻松、亲切的实体空间,促进师生在学术科研、校园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多维互动,发挥导师“引路人”和“同路人”作用。目前土木系、水利系、能动系、自动化系、航院、材料学院、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院系的导学交流空间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环境学院等10余个院系导学空间在推进建设当中。校园内多个咖啡厅也在设计中融入导学元素,为导学交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导学交流空间

师生互动是导学交流空间核心的设计要素,师生可以在思想碰撞中迸发学术灵感,在茶话闲谈间探讨人生哲理。截至目前,各院系在导学交流空间内共举办活动60余场,参与师生超过800人次。导学早餐、导学读书会、导学微沙龙、师生党支部共建等活动不断开展,形成了若干师生互动品牌活动。在导学交流空间里和导师吃一顿“人生早餐”成为许多同学的打卡目标。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周君怡表示:“以前想和导师聊人生的时候总是没有合适的场所,办公室里毕竟太拘谨,导学交流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交流场所,还能满足多种活动需求,让我和导师的交流变得更多、更深入。”

院系导学交流活动

110周年校庆期间,校研究生会推出清华专属导学手帐本《我们的清华漫忆》,为记录课题组美好记忆、传承导学文化提供载体。手账本中含有课题组全家福、“30件美好小事”贴纸等创意内容,强调课题组的集体认同和导师的价值引领。其中 “一起去新清华学堂看演出”“共同喝一次学术咖啡”“共同参加一次思政学习”等兼具趣味性和清华特色。新闻学院2018级博士生鲁昱晖表示,“通过这样精美实用的导学手账本,我看到了学校为导学氛围塑造和文化内涵传承所做的努力。我们也准备在这个手账本上记录点滴,作为送给导师的生日礼物。”

《我们的清华漫忆》导学手账本

拓展导学互动场景,引领清华导学文化风尚

“一片草坪,几首老歌,漫谈人生,让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瞬时拉近。”今年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清华大学“师生夜话”教师节特别活动在西大操场如期举行。自2020年起,在教师节举办“师生夜话”活动已成为清华导学文化的新风尚。该活动紧密把握教师节和研究生新生入学等节点,将导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和实验室之外,将师生交流会与草坪音乐节结合,为师生交流创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环境。导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回顾各自的成长和变化,在家庭式的氛围中,师生的心灵贴近了,共鸣强烈了,感情加深了。两次活动已累计吸引70余个课题组,2000余名师生同聚操场。愉悦的漫谈,悠扬的歌声,是导师和同学最难忘的回忆。

“师生夜话”特别活动现场

与此同时,校研究生会举办教师节“导学开放日”系列活动,联合美术学院王之纲团队在大礼堂举办13场《大先生》沉浸式演出,并联合博士生讲师团开展2场“我们的大先生”核心律章宣讲活动。《大先生》沉浸式演出选取清华历史中文、理、工、体、美五个学科领域“大先生”的故事,以名师与当代青年时空对话的方式,讲述了朱自清、叶企孙、顾毓琇、马约翰、梁思成等五位大师的育人理念。借助3D扫描技术和数字化虚拟场景,让现场师生沉浸在大礼堂360度环绕式视听体验中,真正将大礼堂变成与历史人物对话的舞台。此次活动吸引90余个集体报名参与,涵盖新入职教师群体、教师党支部、学生党团班集体、课题组、院系工会等,共计3600余名师生观看演出。

《大先生》沉浸式演出片段

师生支部观看《大先生》

在2021年春季学期课题组羽毛球联赛决赛场上,随着“靓仔最棒”队的一记绝杀,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作为课题组羽毛球联赛场上的常胜军团,车辆学院杨殿阁老师课题组成功卫冕冠军。无体育,不清华!由校研究生会主办的课题组羽毛球联赛,为导师和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团结协作的模式,有效激发师生集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在羽毛球联赛中,共有30个院系的50支课题组队伍报名,参赛师生近400名,其中教师80余名,活动让导师和学生走出教学楼和实验室,在团结协作中增进导学关系,形成更强有力的师生情感连接。

课题组羽毛球联赛现场

良好导学关系的构建需要良性的导学互动。近年来,校研究生会持续丰富导学交流形式,在强化导学互动育人实效、促进师生常态化交流、引领清华导学文化风尚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对良好导学关系的构建产生了助推力。未来,校研究生会将持续拓展多元的导学互动场域,进一步完善导学互动体系,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导学交流活动,在互动中实现师生共识凝聚和价值认同,为服务研究生同学成长成才贡献力量。

(清华新闻网9月15日电)

供稿:校研究生会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09月15日 15:32:2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