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中国日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协和医学院联合发布中国抗疫实践报告

四、诊疗方案和救治能力

疫情骤然集中暴发导致医疗资源严重挤兑,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不仅导致病毒扩散也直接造成高病亡率,这是抗击疫情初期的最大挑战。按照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的要求,中国在抗击疫情一开始就“把救治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生命至上”,特别是明确了“应收尽收”、“早诊早治”、“集中收治”,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并以分级设置医院和按病情分级分类分流救治轻、中、重症患者,同时实施免费治疗解除患者后顾之忧,避免因看不起病而导致病重病亡和扩大传染源,大幅度降低感染率、病亡率,提升治愈率。

1、确立控制传染源与提高救治面相统一双重目标

——“集中收治”与“床位扩容”相结合,使起初无法就医患者全部收治。在疫情重灾区武汉,一方面,参照抗击SARS疫情北京建造“小汤山医院”的模式,以短短10天左右时间先后完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各可容纳1000多张床位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建设并投入使用,陆续新建一批“方舱医院”,改扩建一批定点医院,改造一批综合医院,短期内新增床位10多万张,实现了“人等床”到“床等人”的重大转变,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大规模收治难题。另一方面,从全国抽调近200辆负压救护车,集中力量组成转运队,较快实现新增病例收治日清日结,从而使原来往返于社区和医院而无法有效就医的大量感染者从“居家隔离”转为“集中收治”,既有效剪除了社区传播这个最大的传染途径,也极大地提高了救治率。

——区分轻重症患者,构建由“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构成的分级分类分流救治体系。针对前期轻重症混治的问题,实行关口前移、分类救治。首先,指定定点医院集中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武汉市共指定46家定点收治医院,增配人工膜肺、呼吸机等设备,改造供氧管道,提升救治能力,降低病亡率。同时,以依托会展中心、体育馆等设施改建形成的“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实现大规模隔离救治,在武汉由一共15座“方舱医院”收治的这类患者约占当地新冠肺炎患者的四分之一以上,计1.2万余名。作为应对重大传染病的重要创新模式,“方舱医院”将早期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进行统一集中收治隔离,使“应收尽收”原则变成现实,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了更大面积的社区传染。

2、完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手段

——加强精细管理,优化治疗方案。根据症状轻重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建立“院士团队巡查制度”,定期组织院士专家团队对武汉市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进行巡诊,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轻症患者统一集中收治到方舱医院,明确抗病毒、吸氧、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防止轻症转重症;针对超过80%的重症患者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情况,实行“一人一策”, 建立感染、呼吸、重症、心脏、肾脏等多学科会诊制度,并制定重症、危重症护理规范,推出高流量吸氧、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等措施,重视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确保科学救治,有效降低致死率,提高治愈率。

——边治疗边研究边总结,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在对前期医疗救治工作不断分析研判总结的基础上,先后制定2版轻症管理规范、3版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推出第五、六、七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其中,第七版修订方案增加了病理改变内容,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进行增补和调整,有利于根据不同人群的疾病特点,更加精准地开展诊疗和救治,并把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血浆治疗等新发现补充写入。目前,第七版诊疗方案已被多个国家借鉴和采用。

——坚持临床和科研相结合,加强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积极推动科技攻关,筛选有效药方,及时反馈疗效,测试、研究、推广法匹拉韦、磷酸氯喹、恢复期血浆等,特别是针对没有特效药可用的现实情况,以救治需求为导向,筛选出中药“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和颗粒、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临床有效药物,推动重组新冠疫苗和新冠灭活疫苗启动临床试验,血浆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技术实现突破进展,不断完善诊疗方案,显著降低了由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患者治愈率从初期的14%提升到93%。

3、中医药以“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优势全程参与

——中医院、中医团队参与救治,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开展分类救治。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若干重症病区和方舱医院,其他方舱医院均派驻中医专家。对轻症患者实施中医药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中医医师全程参与救治方案制定等治疗过程;医学观察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服用中药提高免疫力;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

——高使用率和高有效率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系统方案成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临床治疗的一大特色。据统计,全国和湖北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都超过90%。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

2020年04月23日 21:52:0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