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赣州于都:清华大学探微书院支教团队来到红土地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7-15 宋嘉华 叶海林 赖桃发

为什么航空母舰能够在海上续航?为什么神舟飞船能够在太空翱翔……7月14日,一场由清华大学探微书院支教、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课在江西省于都县三门中学精彩呈现。

“在支教中和孩子们同频共振、共同成长。”清华大学探微书院支教团队“探遇三门”支队长谭英琦说,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7月10日至7月19日,清华大学探微书院支教项目“探育微书”旗下的“探遇三门”支队将在江西省三门中学开展暑期线下支教活动,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学业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给孩子们提供多元化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哥哥姐姐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又一次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为我后续的努力学习积蓄了力量。”八年级学生赖佳怡深有感触地说。

此次支教,清华大学探微书院支教团队准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支教内容,力求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多维度拓宽学生视野,课程内容覆盖初二年级所学全部主科,并为部分较难科目设置答疑课,力保教学质量。部分科目实行走班制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多元丰富。“哥哥姐姐说,主谓宾就像我们房子的框架,定状补就像给房子装修一样。原来语文和我们的生活如此贴近。”14岁的余萌高兴地说。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有着无与伦比的荣光。”清华大学探微书院支教团队尧口支队队长杜心舟说,在抵达于都的第三天,7月12日,她们和三门支教团队一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汲取磅礴力量。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幅幅油画与图片、一件件实物与文献、一个个沙盘和雕塑,让每一个清华学子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向革命先烈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征再出发,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

在于都硒博馆,面对琳琅满目的富硒产品,清华学子亲身感受到于都牢记嘱托、尽锐出战,将“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落到实处的伟大实践。

在梓山镇潭头村,孙观发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家从负债累累到年收入超23万元、昔日“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到如今“产业兴、乡村美、村民富”的潭头村的沧桑巨变,在场的每个清华学子唏嘘不已。

“百万人口大县、千年人文之乡、万里长征集结出发地。”在于都二中的现场交流会上,杜心舟表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清华大学探微书院支教团队的队员们将发挥自己的特长,潜心支教、耐心修身,与于都的孩子们同心同向同进步,向上向前向未来。

编辑:覃霞


2022年07月19日 09:36:5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