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碳中和技术论坛第一期“新型电力系统与碳中和”论坛近日顺利召开。该论坛旨在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据悉,碳中和技术论坛将组织一系列学术活动,聚焦碳中和技术创新、工程布局与发展战略的前沿问题,为碳中和技术路线制订提供科技支撑。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出席会议并致辞。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康重庆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郭剑波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创新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
围绕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数字能量计算与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全社会碳中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求响应与虚拟电厂关键技术和基于大容量功率半导体的直流电网技术等话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王志峰、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研究员慈松、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处长侯金鸣、华北电力大学系统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王飞和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主任余占清分别作特邀报告。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张宁副教授介绍了《中国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路线展望》报告的初步计划。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表示,研究、发展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对构建零碳电力系统、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期待该报告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宝贵决策参考。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于2021年9月22日成立。研究院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整合学校相关领域学科优势和特色,致力于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实现原创性重大基础理论突破,协同打造低碳、零碳、负碳等颠覆性的共性核心技术,推动碳中和相关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力争成为一个有清华特色、在碳中和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标志性研究机构。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