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人民幸福指数研究报告》:我国国民幸福指数整体持续向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 1-13 李纯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13日联合举办“新时代人民幸福论坛”,并首次发布《人民幸福指数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总体来看,我国国民幸福指数整体持续向好,随时间发展变化,各版块得分趋向均衡。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表示,首届幸福论坛的举办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此次“人民幸福指数研究”工作,正是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主动担当。研究团队构建了既面向全球又富有特色的中国人民幸福指数体系,全面生动地勾勒了中国人的“幸福图谱”,努力为新发展阶段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凝聚奋进力量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介绍说,研究院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人民幸福指数研究”工作。近三年时间里,研究院实现了理论内涵、框架模型、场景应用、地方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创新探索。

首先是对人民幸福理论逻辑与时代内涵的深刻挖掘与重新释义。“人民幸福指数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广泛吸纳中外优秀成果,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阐释当代中国人民自我认同的幸福内涵,具体概括为:“在社会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支撑下,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和健全的基本保障,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和积极的社会关系,对生活有相对自由的掌控度和选择权,同时对成长和改善有所期待,并能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进一步相融合。”

其次是强调“人民立场、人民需求、人民反馈”原则,厘清从个人幸福感受到群体幸福共识、从主观幸福感受到客观生活质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创造性地搭建起“3×3”的指标体系框架模型,包含个人家庭、社会生活、人居环境3个圈层,以及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3个需求层次,涉及9个领域、27项指标。在此基础上,指标库可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开放程度和技术手段进步,进行维度拓扑延展,增强了研究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

第三是明确指数应用的场景和逻辑,完善适用于具体场景的指标体系并开展数据测算、结果分析与情景预测。研究遵循结果导向、对标国际、动态循环、场景多样的指标筛选原则,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和实践基础,构建了包含185个指标项的幸福测度基础指标库;随后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项,合成特定幸福指数。在指标的测算上,研究针对横向与纵向应用场景,分别采取基期指数法和极差法实现数据标准化处理。

第四是不断开展地方实践探索工作。研究团队针对我国典型区域,选取重点城市展开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地方特色和实践,不断探索“人民需求-人民反馈-政策调整”的决策闭环。目前,作为“人民幸福指数研究”首个地方深度合作项目,研究院已与珠海市民政局密切配合,就推进珠海市“幸福+”民生评价体系研究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为珠海建设“民生幸福样板城市”提供智力支撑。

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吕晓荷介绍,《人民幸福指数研究报告》选取了185组基础数据,其中55%来源于统计数据、45%为新型数据,如遥感数据、地图POI数据、网络数据、调查数据等,完成了基于“国民幸福指数”和“人民城市幸福指数”两大应用场景的测算。

其中,“国民幸福指数”应用场景选取了从1978年至2020年的有关指标。总体来看,我国国民幸福指数整体持续向好,随时间发展变化,各版块得分趋向均衡;“社会生活”及“人居环境”逐年向好,体现出影响幸福感的客观条件改善显著。

从人民幸福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来看,国民幸福指数综合得分随GDP总值及人均GDP增长呈逐年上升趋势,证明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但2006年以后,国民幸福指数总分增速小于GDP增速,意味着经济水平将不再是决定人民幸福的最关键要素,也对下一阶段“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工作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通过分项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多项民生福祉水平持续提升,硬件设施建设取得飞跃式进步,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对标国际,科研投入、互联网普及、就业稳定性和政府工作效能等都属于我国的优势领域。未来应在提升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及环境质量方面持续发力,向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另一方面,“人民城市幸福指数”应用场景实现了对全国283个城市(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等)的综合评估。整体来看,全面小康目标达成,但仍未有综合得分达到全面优秀水平的城市,在提升人民幸福感方面,各个城市都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和重点方向。

其中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杭州市、深圳市、宁波市、长沙市、厦门市、郑州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福州市;一般地级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金华市、苏州市、湖州市、温州市、绍兴市、东莞市、台州市、舟山市、镇江市、无锡市。

从分布区域来看,综合得分较高城市为沿海沿江城市及省会城市,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多市名列前茅,表现突出,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引领作用显著;从规模特征来看,超大特大城市幸福感平均水平较高,部分Ⅱ型大城市排名靠前。

通过各档城市的分圈层分析,西部地区在“个人家庭”圈层具备比较优势;东部城市在三个层次的需求满足方面均表现突出。而从与人口关系的耦合分析来看,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幸福指数得分排名相对靠前,如珠海、深圳、杭州、长沙等,可见幸福指数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

据悉,未来“人民幸福指数研究”除了持续发布国民幸福指数和不断扩展人民城市幸福指数的监测范围,还将进一步下沉社区尺度,关注各类人群的特定需求,并加强与相关国家部委、各类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交流,最终构建起一个多尺度、多类型、持续性的指标研究体系,以期真实反映全体人民全面需求,有效指导实践工作。

编辑:李华山

2022年01月15日 08:55:56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