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仪式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本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良师奖授予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良友奖授予人民日报社费伟伟和上海日报社王勇;学子奖授予南京大学陈丽敏、中国人民大学刘泽溪、复旦大学吕京笏、清华大学王子凯、兰州大学武莹景、华中科技大学严胜男、武汉大学湛超越、中国传媒大学张嘉琪、中山大学朱昊宇等9位在校学子。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致辞中指出,每一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获奖者,都在用自己的作品或实践,向学界、业界展现正能量。媒介变革与社会发展进程的联系紧密而复杂,新的时代也需要更加优秀的新闻人才,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学子、教师和业界人士加入新闻事业,为学科的发展、行业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他表示,范敬宜先生“做脚下沾满泥土的新闻人”、“要力戒浮躁,新闻要有文化”等谆谆教诲,于今仍有引领作用。他希望,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能继续传递范敬宜先生的精神火炬,为支持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清华智慧与清华力量。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通过视频致辞,代表人民日报社向全体获奖者表示祝贺。针对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工作,他提出四点建议:立大志,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石不可夺坚”的志气;明大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铁肩担道义的骨气;成大才,融会贯通全媒体传播,增强妙手著文章的底气;担大任,投身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增强知信行统一的锐气。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正荣在致辞中回忆了自己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校园生活,并点明良师、专业知识、新闻理论的重要性。他指出,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能够指引从业者的良好导向。他表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基本职责是为新闻教育服务,记协愿意加强与高校新闻学院的协作,将协会的工作成果与高校的新闻教学更好地结合,共同推动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
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审委员会执行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介绍了本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评选情况。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宣读本届获奖者名单。
自2013年首次评选以来,一年一度的范敬宜新闻教育奖已经走过九年。九年间,奖项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范敬宜新闻教育思想,以培养优秀新闻人才为宗旨,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新闻教育界公认的具有权威度、共识度的奖项。今年,获奖者的新闻作品呈现出三个特点:建党百年主题下的红色报道彰显时代价值;国际新闻传播作品数量大幅增加;媒体融合趋势愈发明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在颁奖仪式总结发言中表示,中国正走向第二个百年复兴的新征程,新闻界也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第一,要深入党的百年新闻工作历史经验,通过学习党的优秀新闻记者的责任和担当,深化对党的新闻实践经验和价值的理解。第二,要扎根党的新闻工作实践,立足中国的土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新闻实践、新闻制度和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体系。第三,要聚焦中国的新闻创造,以新闻为武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指出,近年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有师生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新闻经验和新闻实践,建立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保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注重研究我党百年新闻活动的历史重要文献及人物的中国特色新闻学,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在随后举行的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高峰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十四五’时期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时期新闻传播学科与国家战略”“‘十四五’时期新闻传播科研创新发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面向新全球化的新闻传播教育”“新闻传播学刊与学科建设”等六个话题开展深入讨论与交流。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