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揭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背后故事,一场坚持20年的蓝天保卫战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1-3 张航 何蕊 李婧

11月3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俊华团队“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团队在蓝天保卫战前线超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

作为一个燃煤大国,说起大气污染,很多人脑海里会映射出煤炭燃烧发电的画面。事实上,在2013年前后,产能高、排放量大的非电力行业,包括钢铁、建材、水泥、玻璃等工业门类,就已经成为我国雾霾污染的最大“元凶”。

净化钢铁、水泥和玻璃等行业工业窑炉特有的中低温烟气多污染物,需要复杂的材料和装备,成本高昂、难以推广。为此,李俊华提出了在一个材料和一个装备上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的理论。这是很大的挑战,尤其需要发明新的催化剂材料。

催化剂配方和体系的确立,经历了大量且反复的实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的彭悦说:“自主研发成本可控的催化材料,我们其实做了很多的困难预期。但当理论上设计出来的催化剂配方经过三个多月的小试实验,仍旧反复失败,灰心是难免的。”

偶然在一次讲座中,彭悦对研究机理突然灵感闪现。细心打磨后,“双中心双循环催化剂”问世。又历经近两年的持续努力,催化剂配方从粉末走到了工业化应用。此后,团队形成了系列针对不同行业烟气特征的多污染物深度治理先进工艺,并在钢铁烧结、水泥炉窑、玻璃熔窑和工业锅炉等行业进行了多个首台(套)工程示范及国内外推广应用。

回忆起研发初期的困难,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司文哲记忆犹新:“我们在小试中采取了集装箱布置,团队成员需要在集装箱里每隔4个小时进行活性炭的卸料和装填。夏天在集装箱里温度高达50摄氏度,一进去瞬间就汗流浃背。”

首台套钢铁行业示范工程建于上海宝山钢铁。在600平方米的烧结机烟气进行工程示范实验,刚开始的运行似乎不如预期。但随着活性炭材料逐渐活化、显现出效果,团队实现了工程应用的成功。2018年,团队建成水泥行业的首台套深度治理示范工程。工程运行数据表明,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比特别排放限值降低70%以上。该技术入选2019年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并获中国建材联合会先进研发成果。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俊华的底气得到一一验证:截至目前,团队已经完成包括钢铁、水泥在内的1500条工业炉窑的烟气深度治理,直接减排大气主要污染物每年300万吨,相当于全国同期各类污染减排总量的十分之一。

生活中的李俊华喜欢“观天”,会每天走到窗边,眺望远山。这个保持了二十多年的习惯,让他甚至可以用肉眼估算出当天的大气污染指数。“看到蓝天白云、看到西山和学校北面山体清晰的轮廓,当然心情也很舒畅。但遇上雾霾天气,也能感受到我们还任重道远,减排还在路上。”李俊华说。

近一年来,团队的攻关方向,聚焦到非电行业的减污降碳,服务于“双碳”目标落实,服务于我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尽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我们团队过去20多年成果的一个认可。为了祖国的蓝天和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团队希望能够继续贡献更多的清华智慧、中国方案。”面对未来,李俊华和团队在创新和实践的道路上,自信前行。

编辑:李华山

2021年11月05日 08:25:1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