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更先进更安全!我国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今日临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9-12 张航

9月12日9点35分,山东石岛湾,随着反应堆控制棒逐步提出,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逐步趋近并首次达到临界,机组正式进入“持续核反应”状态。这意味着由清华大学与华能集团、中核集团共同参与研发建设的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向正式启动运行、实现并网发电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这座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不久将逐步实现商业化应用,这标志着我国在世界先进核能技术领域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与大家熟知的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压水堆核电站不同,石岛湾核电站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路线——高温气冷堆技术。从上世纪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到本世纪初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三代清华核能人、数百位科学家历时三十余年在高温气冷堆技术领域孜孜不倦、潜心钻研。从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到“200号”热功率10MW的实验堆,再到石岛湾核电站示范工程建设,步步推进。

2012年12月,石岛湾核电站正式开工。作为目前国产化率最高的核电项目,石岛湾示范工程的设备制造国产化率已高达93.4%。项目中攻克了数十项关键核心技术:包覆颗粒球形燃料元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达世界顶级水准;世界首台大功率、核环境、电磁轴承结构的主氦风机,为反应堆装上了“最强心脏”;还有世界上最大最重的核电压力容器,最大薄壁型金属堆内构件……

作为被业界公认为第四代核能技术的优选堆型,高温气冷堆技术吸引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多国研究人员的目光。而起步较晚的中国在激烈的研究竞赛中杀出重围。“第四代核电技术,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实际建造电站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总设计师张作义说。

“固有安全性”是高温气冷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堆型用材与设计的自身物理机制保证了即使在严重事故下不采取任何人为和机器的干预措施,反应堆堆芯也不会熔毁,放射性物质不会大量外泄。同时,石岛湾核电站采取的小型模块化技术路线,更为核电站的安全性能提供“双重保险”,大大解决了困扰业界已久的核电应用安全难题。

未来,石岛湾核电站的顺利运行将带来每年14亿度的发电量,可以为200万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吨。此外,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特有的反应堆出口高温特性,既能为化工、石化等工业领域提供高品质蒸汽,又能助力钢铁工业、煤化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将有机会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核能制氢,为中国乃至世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贡献更多“绿色力量”。

编辑:李华山

2021年09月14日 08:45:4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