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99岁杨振宁捐赠2000余件珍贵资料给清华大学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5-14 张航

刚刚度过110岁生日的清华大学迎来了一份厚重的礼物。为支持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决定将他的办公室和资料室内的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以及字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共计2000余件/册无偿捐赠给清华,由清华图书馆接收并设立专室进行保管和展示。

5月14日,杨振宁先生捐赠清华大学暨“杨振宁资料室”揭牌仪式在该校图书馆北馆举行。杨振宁回忆起1929年在图书馆老馆看玻璃地板的趣事。他说:“很高兴也很荣幸我的一些图书、文章手稿和来往书信等资料存放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在这批珍贵的文献资料中,杨先生介绍了1971年邓稼先写给他的一封书信,信中说“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他还提到了自己用家用摄像机录制和编辑的视频,其中1972年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给狄拉克祝寿时,拍摄了多位物理学大师。“我希望将来留在清华大学档案馆里的,不只是我的科学工作,还能够保留‘杨振宁’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样的形象。”杨先生说道。

“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这是杨振宁先生重回清华园时以《归根》为题写下的诗句。从小在清华园中浸润、后在西南联大就读的杨先生对清华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2003年,他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名誉主任,为有志于投身科研的清华学生“指路”,推动中国物理学发展。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说,杨振宁先生将一批凝结着自己学术思想和人生智慧的图书资料捐赠给学校,再次体现了杨先生对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对清华的深情厚谊。学校要保存好、利用好这批珍贵的图书资料,充分发挥它们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和育人价值。图书馆要建立完善图书资料管理机制,提供便捷高效的阅览服务,扩大使用范围和传播途径,让更多的师生能够从中受益。记者了解到,为妥善保管和利用杨振宁先生捐赠的文献资料,清华大学将在图书馆老馆设立“杨振宁资料室”。

编辑:李华山

2021年05月18日 08:34:14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