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形成常态长效监督合力

来源:人民日报 2-23 孟祥夫

“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不断增强监督治理效能。”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公报对进一步强化监督、增强监督实效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使监督融入‘十四五’建设之中。要把监督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作为实施规划的基础性建设,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

在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看来,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关键是实现权力的规范运行,通过进一步构建健全的制度体系实现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制约监督。“一方面要继续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科学性,结合实施规划的重点任务开展有效监督;另一方面要强调对权力运行形成有效制约,防止权力滥用。”过勇说。

“当前,在责任制度方面,存在责任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需进一步建立责任制度体系,结合领导干部岗位实际情况细化具体责任;在监督制度方面,随着监督范围不断扩大,不会监督、不能监督、不敢监督的情况依然存在,需进一步明确监督职责,创新监督方式,并以制度方式固化下来。”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表示。

发挥监督治理效能,需要协调贯通各种监督,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为此,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要在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的优势,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过勇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在全覆盖方面实现了新发展,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宋伟看来,要推动全覆盖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向基层延伸;同时,要增强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推动作用,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协同协调。

如何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过勇认为,要健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为权力监督工作提供充分制度保障。此外,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不断规范执纪执法程序,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纪法意识、纪法思维、纪法素养。

要让监督落地,必须紧紧牵住“牛鼻子”,压紧压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建专家指出,首先要强化压力传导,进一步细化责任落实情况检查考核;其次要明确责任清单,推进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具体化;再次,要用好问责利剑,严厉责任追究,对落实责任不到位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格问责。

监督贵在日常。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公报指出,要“做深日常监督”。宋伟认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职尽责到位,盯住重点事项、关键岗位,尤其是各级“一把手”,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被监督对象的思想、工作、作风、生活情况,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用好“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错误。

问责是推动责任落实的利器,也是惩处失责行为的重要方式。全会公报要求“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要提升问责精准性,产生震慑;同时要强化问责成果的综合运用,发挥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作用,倒逼责任压实落细。”过勇表示。

(编者注: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报道《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编辑:李华山

2021年02月24日 08:30:1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