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市人大代表贺克斌:持续采取强力减排措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25 潘福达

“十三五”时期,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进入“3时代”,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纳入“实践案例”。“这些成绩单来之不易,含金量十足。”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说,北京PM2.5仍有下降空间,期待能在未来五年实现历史性突破。

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30+”,较“十二五”末的2015年下降了42.6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保持最优,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贺克斌认为,好成绩的取得源于背后多方面因素的助力,包括北京一微克一微克地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借助科技力量实现精准减排以及区域协同减排。但要看到,“30+”的数字虽然喜人,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要加把劲儿。大气质量能否有更进一步的改善,依然取决于自身减排、气象因素和区域联防联控的效果,“减排依然是硬道理”。

如何继续挖掘减排潜力?“治霾须跟减碳、能源结构调整结合。”贺克斌建议,末端控制措施必须持续强化,并在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交通结构调整等方面持续采取强力减排措施。

编辑:李雯婷

2021年01月26日 09:03:53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