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媒体清华 - 正文

科学家揭示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机制

来源:新华社 10-20 郭颖

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近日揭示了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机制,为开发帕金森病新疗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脑深部电刺激疗法,又称脑起搏器,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可以直接调控大脑不同的功能网络,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有效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研究脑深部电刺激的调控机制,对神经科学和医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李路明课题组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刘河生课题组合作,利用清华大学最新研制的3.0T磁共振兼容的脑起搏器,报道了帕金森病患者在长期脑起搏器刺激下的功能磁共振影像分析结果。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神经病学年鉴》上。

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齐鲁医院,完成14名帕金森病患者的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基于磁共振的脑功能研究。在本次研究中,刺激器植入人体后会周期性地刺激患者的丘脑底核,同时用功能磁共振的方法同步记录大脑的即时响应,结合刘河生团队开发的最新的磁共振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准确定位出大脑中那些对电刺激作出响应的功能网络,实现了对脑深部电刺激调控的神经通路的刻画。

通过术后与术前功能磁共振的对比,研究团队发现了对电刺激作出不同响应的两条神经通路,新发现的两条神经通路分别与帕金森病患者的不同运动症状改善密切相关。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姜长青表示,这项研究为大脑深部刺激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在新疗法的开发与患者术后的刺激参数管理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姜长青介绍,团队历经10年设计制造的首个3.0T磁共振兼容的脑起搏器不仅安全,而且能在磁共振下正常工作,是这项研究的关键设备。

“我们将利用这个系统做更多的研究,以帮助优化针对帕金森病和其他脑部疾病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方案。”姜长青说。

编辑:李华山

2020年10月23日 07:58:5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大学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