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产生首位女性获奖者
来源:《中国科学报》9-9 李晨阳
9月7日,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王小云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成为大奖创立以来第一位女性获奖者。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获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贻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陆锦标获得“物质科学奖”。每个奖项的单项奖金达100万美元。
邵峰多年从事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在病原菌毒力机制和抗细菌天然免疫领域取得过一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他此次因“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而获得“生命科学奖”。
王贻芳和陆锦标共同收获“物质科学奖”,他们领导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合作组在中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附近首次发现了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
王小云由于“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进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的设计。
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正式设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奖对象不限国籍,但须为在大中华区完成研究的科学家,且研究要具备原创性、长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国际影响。
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共有21位,均是来自生物、医药、物理、天文、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每个奖项由4位捐赠人共同捐赠,均为关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企业家、投资人等自愿出资。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