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9月10日将在清华艺术博物馆开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9-1 任敏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9月10日,由陕西省文物局、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将在清华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将呈现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的300余件展品,其中一级文物达189组件。展览共持续99天,主题确定为“与天久长”,以此祝福祖国国运昌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汉唐盛世的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薪火永续。
本次展览策展人谈晟广介绍,古代中国,从有史、物可徵的夏开始,迄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间产生了周、秦、汉、唐等几个最为重要和对后世最具影响力的朝代。周,上承夏商,下开秦汉,以“制礼作乐”确立中华礼乐文明的典范,使“礼制”成为嗣后历代王朝政治与文化的基石;秦,统一六国,开创中央集权的帝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设郡立县、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确立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和传统;汉,推尊儒术,有效统治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文化艺术多元而繁荣,不仅国力盛极一时,更在多个方面为后世中国奠定基础;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代,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中外交流空前频繁和深入,与汉代并称“汉唐盛世”,流传至今丰富的文献和精美的文物,足以引发国人无尽的怀想和追慕。
上述诸王朝的政治中心均长期建立于今陕西省境内的关中地带。近代以来,陕西省境内出土了大量古代珍贵文物,彰显出该省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令人惊叹的作用,“这些文物作为现身说法的实物证据,无疑是最能激发我们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本次展览共分为七个单元,第一单元“民之初生”,含玉刀、神面鱼纹尖底器、陶祖、人面形陶器残片等文物;第二单元“创制垂法”,将展示淳化大鼎、宅兹中国——何尊图、饕餮纹方座簋等物品;第三单元“秦国崛起”,盖尊、圈足匜、盾形金饰、龙纹金环、雄鹿等物品将一一呈现;第四单元“皇帝临位”,吕不韦青铜戈、东郡虎符、半两钱范、铠甲军吏俑、《峄山刻石》拓片等将与读者见面;第五单元“天子居中”,则有《曹全碑》拓片、“必忠必信”铭铜镜、“与天久长”瓦当、“万有喜”瓦当、《石门颂》摩崖刻石拓片、《曹全碑》拓片等;第六单元“多元融汇”,与佛教相关作品不少,例如一佛二弟子造像龛、观音菩萨立像,还有僧智永书《真草千字文碑》拓片以及苏孝慈墓志拓片等;第七单元“天衢盛世”,书画作品不少,观众将目睹胡人备马图壁画、侍女图壁画、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拓片、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拓片、颜真卿《多宝塔碑》拓片、柳公权《玄秘塔碑》拓片等。
本次特展设在清华艺术博物馆四层7、8、14号展厅,从9月10日持续至12月17日,共99天。
编辑:李华山